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文章浏览 > 阅读天地 >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时文美文例文
文章浏览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时文美文例文_3

来源:网络  浏览:6666  下载:0  上传:2013-05-30


承受是心的宽度
   人的一生在接受生活中种种的苦困里走过,承受着忍受着生活中的种种苦困,感受生活给我们的一切,在感知中享受生命的美和痛。
   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接受承受忍受感受享受中最为有力的量度,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生活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这个世界,作为人就必须有所接受、有所承受、有所感受更能在感知里享受生命,承受生命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天空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程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我们接受了,我们就能承受着,承受着生活的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在风霜雨雪里感受生活的快乐,在鲜花硕果中享受生命的辉煌。
   承受是一种力度,更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一种实现自我最完美的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想所做的自我蓄结;是历炼人生的路。
   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风生自然自如的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秋月心境。一个真正能够接受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辈,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可能会孤独,但灵魂的清明不会是烦乱潦倒;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他不会因此而迷失方向。因为他能接受自己更能承受自我战胜自我,走好人生路。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和安祥,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在承受中感受生活,在承受中享受人生。
   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承受是心的宽度,是人生历程中阔度的海洋。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生之为人,我们需要接受,更需承受,在承受中感恩生活在给予我们的一切。承受是心灵的最阔的宽度。
  速生鸡•速生猪•速生人
  一个遥远的记忆,从柳枝依依的岸堤上走来,从霜凝雪冻的冰河边走来,从捉迷藏的柴草垛中走来,从春天挖野菜的田畦上走来,从街头的游戏中走来……
  穿行在送孩子上学的川流不息的车辆中,这些遥远的记忆又被纷纷扬扬的车轮碾碎。一个个如花似蕾、粉粉嫩嫩的孩子,吃着肯德基的孩子,穿着时尚的孩子,带着小眼镜的孩子,宛若流水,泱泱而过。看着这些丰衣足食、饫甘饮蜜的孩子,我想起了一些真实的笑话。我有个朋友曾经用自己过去的苦难教育儿子,说:“我小的时候家里没饭吃,常常挨饿。”儿子反问:“没饭吃,怎么不吃点心?”
  很多人听过此类故事,也都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感叹之余,人们往往会乘坐记忆之舟漂回到遥远的从前,重温自己的幼年。
  五十岁上下的人,幼年过的苦涩艰难,苦涩艰难中却浸泡着快乐。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回忆起自己的幼年,大多数都沿着一条似曾相识的记忆之河,逆流而上,絮絮叨叨,概括起来,无非就那几句话:物质匮乏,吃穿艰难,管束松散,野性十足,童趣盎然。我只有农村生长的经历,也只能絮叨农村的故事。
  春天来了,万物萌生,下午太阳还老高就放学了,挎起篮子呼朋唤友,一溜儿烟儿跑到田野里,说是挖野菜,其实是为了撒野,在学校里约束了大半天,跑到野地里,没有家长的呵斥、老师的管教,对着辽阔的蓝天,对着葱绿的山岭原野,对着向远方撒欢而去的河流,对着浩浩春风,张开想象的翅膀,任着性子撒泼。看电影,是农村孩子接受课外教育的主要途径,好多娱乐方式是从电影中学来的。撒野的方式,大多是模仿战斗故事片,分作敌我两帮,展开激烈对打,疯叫着,狂奔着,石头坷拉满天飞,一不小心打破头,血流了一脸,到赤脚医生那里包一包,让家长训斥一顿,也就完了。一位在济南长大的教授跟我讲,他小的时候,学校里哪天没有同学打破头、跌折了胳膊,是不正常的。看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 都有着一样的野性。
  夏天,宽阔的沭河就是我和伙伴们的天堂,英雄小雨来就是榜样,水中游戏,水中打架,个个都是浪里白条。好多孩子凫水是没人教的,跳到河里,呛几口水,淹个半死,就学会了,都是狗刨式游泳。我呛了两次水才学会,两次都差点淹死,幸亏命大,又挣扎出来。
  现在,谁要是抢救了一个落水儿童,谁就是英雄,披红戴花,媒体炒作,还要发点奖金鼓励一下。那时候,我们小伙伴之间经常互相救助,谁也没当回事儿,谁也没受过表彰。我就亲手救了一名落水儿童,那是在一个渊子里(水很深的地方称为渊子),同村一个孩子陷进去了,在里面扑隆扑隆地挣扎,看到这情景,我不由分说,毅然决然地跳下去,一口气游到他身边。我还算有点心眼儿,没有正面接触他,否则会被他死死地抱住,一起淹死。我绕到他身后,一拱一拱地往岸上推,把他拱到岸边时,我的腿也抽筋了,疼得不敢动,好险啊!他呕了几口水就哭着回家了,我躺在沙滩上喘了一阵粗气就玩去了。过后谁也没再提及此事。那时我才十岁,他也十岁。现在回头看,哇!我是一个十足的少年英雄,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英雄!哈!要是现在,不知道要遭受媒体多少次轰炸,那就出名啦!
  冬天,到明晃晃的河里滑冰,砸冰,吃冰,掉到冰窟窿里,爬上来,找把柴草把外表烘干了,里面又湿又冷,回家还装作没事儿,怕挨巴掌。
  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以石光荣的儿子石磊为首的一帮胆大包天的顽童泼皮,是整个那一代儿童少年的写真。上墙爬屋掏鸟窝,偷瓜摸枣钻狗洞,打架斗殴恶作剧,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不敢做的事,军人的孩子和农民的孩子,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都是一个天性。我曾经常常对着起伏的远山、对着茫茫苍苍的芦苇荡、对着密不透风的青纱帐出神地幻想,也常常空自遗憾,怎么没有战争?这平平安安的日子过得太没有意思了!要是打起仗来,我完全能够像电影里的大英雄、小英雄那样,蹿房越脊,偷军火、扒火车、挖陷阱、摸敌情、抓舌头,极尽调皮捣蛋恶作剧的天赋,酣畅淋漓,那该有多好!现在的儿童都在玩具王国里当国王,可以统帅塑料做的千军万马。而我们那时候只能自己做,看到电影上有什么,我们就模仿着做什么,纸片糊的,木头刻的,泥巴塑的,生铁打的,弹弓、木刀、木枪、火柴枪、镖枪,然后跟电影里学,摔跤、投弹、刺杀、射击、卧倒、隐蔽、匍匐前进、火力掩护、交叉射击、迂回包抄、跨越障碍、挖战壕、筑放炮洞,电影里出现的战术动作我们都熟练了,一切准备都作好了,只等着鬼子来了,可惜鬼子就是没敢来,真遗憾!直到现在我还说,那时我们这一代孩子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小组作战能力,都是很强的,如果哪个侵略者真敢踏上中国的土地,光这帮孩子就够他们啃的!这真不是吹牛,1997年,单位里分来了一位部队转业的政委,他邀请我们到原在部队打靶,我用半自动步枪百米射击,10发子弹打了96环,在场的官兵都以为我当过兵,我说,你们的老政委知道,我一直是玩笔杆子的。他们都很惊讶,不明白怎么回事。我说,小时候练的,不过那是木头枪或者泥巴烧制的陶枪。2005年,我又到那个部队去打靶,此时已45虚岁,我问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果还是10发子弹,打了94环。
  现在,我们这代人,无论谁回忆起儿时,都会津津乐道,常常沉浸在遥远的快乐中,久久不能自拔。我们的儿时,物质上苦,精神上却快乐着。
  现在的孩子快乐吗?
  山羊猴子皮学生,孩子的本性是窜窜跳跳,打打闹闹。这就意味着要出点小事故,磕了碰了,伤皮肉伤骨头,是必然的。可是,一旦遇到此类事故,家长就告老师,告学校,一告一个赢。我的孩子在上初中时,喜欢踢球,一下课,就窜出去踢,后来被老师逮着,把球没收了。这孩子就领着同学潜入办公室,把球偷出来,继续踢。于是,老师采取严防死守的办法,死死地盯着这帮孩子,让他们没有机会踢。从此,这帮孩子再也没有在学校里掉皮肉、折筋骨的风险了,老师也没有被家长告上法庭的担忧了。直至毕业,老师把一个个全须全尾的孩子送还给家长,家长高高兴兴地接过全须全尾的孩子,向老师说声谢谢。望着离校的孩子,老师长舒一口气,身心释然。
  法学专家兴高采烈地说,人们的法制意识提高了,知道维权了,社会进步了。他们一边说,一边美滋滋地招揽家长起诉老师的官司。过去,人们愚昧,不懂法律,家长把孩子往学校里一扔,跟老师说:要是不听话,打就是!那时候的家长认为,老师打学生,如同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师徒如父子,老师就是家长,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孩子挨点打,长得快!也有个别溺爱孩子的家长,领着挨了打的孩子找老师算账,那时候,顶多把老师骂一顿,出出气算了。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是学校里组织野外活动,或者义务劳动,一到校外,幼小的心就像一颗放飞的风筝,与白云一起,与鹰一起,在蓝天翱翔。现在的校长,一听组织校外活动就摇头,出了安全问题,吃不起官司。
  一次,我参观养猪场,看到猪圈里摆着一个个铁笼子,每个铁笼子里装着一头猪,那猪在里面只能做两个动作:站着、卧着,左右不能动,连头都不能回,像犯了重刑等的囚徒。养猪场的老板说,猪活动多了,就消耗热量,催肥慢。吃了睡,睡了吃,催肥快。可我们这些过了不惑之年的人都说,现在的猪肉没有味道儿。
  山东省是大棚蔬菜的发祥地,我的乡亲们就在家里种大棚蔬菜。一棵棵蔬菜在塑料大棚的呵护下,见不到风霜雨雪,在四季如春的温室里,在大量催长剂、催熟剂的刺激下,长得又快又嫩,果红叶绿,鲜艳欲滴,讨人喜爱。可我们这些过了不惑之年的人都说,现在的大棚蔬菜真没有味道儿。
  前两天回老家,听说村里有几户人家在村边养了几棚鸡,配合饲料喂着,激素催着,长得很快,四十多天就出栏。因为这几棚鸡,附近的邻居都不敢放鞭炮,怕吓着鸡。鸡听了鞭炮声,会吓得几天不吃食,有的会得病死亡。鸡还怕吓?我想起小时候,伙伴儿们把鞭炮点燃后,专往鸡群里扔,砰地一声,吓得鸡们咯咯咯咯地满天飞,落地后照旧刨食吃,也没见有什么毛病。每次回老家,我就买几只满街跑的散养鸡(城里人称之为柴鸡),买一筐散养鸡下的蛋,这个有味道儿。
  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养大棚鸡的乡亲说,有的鸡不小心跌一跤,就爬不起来了,让兽医一看,说是浑身骨折了。怪不得现在的鸡肉、鸡蛋都没有味道儿。
  我的爱人是个中学教师,常常回家感叹:现在这学,没法教了。一个孩子,祖辈父辈两代人六个家长联合宠着,性格娇惯得很,心理脆弱得很,管狠了,别说学生不高兴,家长也不高兴。管得学生想不开,出走了,寻死觅活,那更不得了,官司缠头。若是管不严,孩子如果从学校了溜出去,或者爬墙跑出去,摔断胳膊腿的,或者在校外出了什么事故,那也要官司缠头。我们这里有一所中学曾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谈恋爱,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这女孩受不了,约男孩出去谈了一会儿,两人谈得不愉快,那女孩一头扎到水塘里去,淹死了。学校就吃了官司,赔了不少。不知道哪个洋博士从国外学来了一套洋理论:光鼓励不批评。说是美国的孩子就是被鼓励大的。于是,全国整个教育界都遵循这套洋理论,开展鼓励式教学。只提倡鼓励,不提倡批评,这鼓励也就成了“心理速生剂”。这如同给鸡们喂激素,给猪们喂“三月肥”,给菜们打催生剂。有些孩子惯得都成了臭狗屎了,你在一边还得说好。一些老师看看实在无奈,那就闭着眼睛说好吧。我爱人还嘟囔着说,韩国的学校还允许老师按照规定体罚学生,新加坡的学校还有鞭刑,这些洋博士怎么只看美国?我也在想:我们在学习西洋的时候,是否又丢掉了什么?是不是像黑瞎子掰棒子呢?抑或像学步的古邯郸人?
  又到放学的时间了,蜂拥而至的小汽车把学校附近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一片片明晃晃的小眼镜,挂在一张张白白嫩嫩的小脸上,宛如水灵灵的大棚菜上挂着晶亮的水珠儿,闪烁着光泽。
  面对这些小眼镜,我不知道人类进化了还是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