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公里,便是骆驼城了。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苍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我顺着城墙,一路走过城门、角墩、马面、瓮城。黄土夯筑的城墙早已斑驳,许多地方业已坍圮,却依旧雄伟壮观;(1)城门空空荡荡,被铁丝网拦起来,曾经的车水马龙,(2)磨肩接踵早已经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走停停,两个小时才绕着这座庞大的城池走了一圈——(3)骆驼城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汉唐时期最大的古城。晚上,鸟儿悲鸣着回巢,远方的村落亮起灯火,古城渐渐被夜色吞没。眼下,晚风呼啸,帐蓬摇曳,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骆驼城后期的历史(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却如同一出走马换将的大戏。这里先属前凉,再属后凉,此后卢水胡(④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一支少数民族)④沮渠蒙逊又占据这里,创立北凉。唐再次置建康军,驻军5300多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破,从此消失在史书中。盛极一时的骆驼城走向了(衰落/衰败)。伴随着骆驼城的(淹没/湮没),古城周围也逐渐被沙漠(侵占/侵蚀)。从骆驼山再往北,穿过大片的丘陵,翻过合黎山,便是巴丹吉林沙漠了。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矗(chù) 苍桑B.圮(qǐ) 磨肩接踵
  C.夯(hāng) 斑驳D.蕃(bō) 帐蓬摇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焉不详 衰落 湮没 侵蚀B.语焉不详 衰败 湮没 侵蚀
  C.模棱两可 衰败 淹没 侵占D.语焉不详 衰败 淹没 侵占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1)B.(2)C.(3)D.(4)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刚参加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B.最近天气又是下雨又是降温的,无家可归的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他们冒着寒风瑟缩地行走在繁华的街道上。
  C.根据中国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目前均价超过2万元的城市共有16个。这其中,除了北京、天津和大连外,其他13个城市均位于南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6个因素使南方房价略胜一筹
  D.作为一名社区的楼栋长,在社区工作中,张明龙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B.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C.我国企业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管控体制机制,向管理创新要发展,延伸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探索开发欧洲北美市场,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在出口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D.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大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高校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赵宪章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6.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7.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