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_试题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_试题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1064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9710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1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4-04-08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蜀伐楚 作者出处:资治通鉴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干|于|却|乎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二卵弃城之将 干:动词,守卫
  B.此不可使闻邻国也 于:介词,对
  C.事是而臧之,犹众谋 却:动词,排斥
  D.抑亦似君之君臣 乎:表揣度语气,吧
  6. 下列对文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意谓选材要看主流,不可以偏概全。
  B.“和非以长恶乎!”意谓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的话必定会助长歪风邪气。
  C.“若此不已,国无类矣!”意谓如果这样做是不得已,国也就不像国了。
  D.“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意谓都自称是圣贤,乌鸦的雌雄也没人能分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以工匠选用木材的标准作比,形象地阐发了人才任用应全面考察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
  C. 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
  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 ▲
  (2)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 ▲
  (3) 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

试题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于:用在动词动词后,表引介对象的介词)
  6.(3分)C(不已,指不停止)
  7.(3分)B(卫侯自以为是,才令手下大臣们一致赞同)
  8.(10分)
  ⑴(3分)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3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⑵(3分)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3分。每句1分)
  ⑶(4分)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且有福份,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那好的情况又会从哪里来!(4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蜀攻打楚,占领了兹方。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曾身为官吏,在向老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任用他。” 子思说:“圣人选用人任官,就如同木匠使用木料,取用它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你正处在战国纷争的年代,要收罗能为你效力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卫侯提出的计谋不正确,可大臣们却附和的如同一张嘴所说。子思说:“依我的眼光来看卫国,真是个所谓‘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国家!”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像这个样子?”子思说:“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事情对了就自我赞扬,还要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不正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却以让别人赞扬自己为乐,昏暗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不揣度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求得君王的好脸色,谄媚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假如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家就不像国家了。”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事将要一天天错下去。”卫侯问:“什么缘故?”子思回答说:“是有道理原因这样(讲)。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纠正你的错误;卿大夫他们说话也自以为是,可士人百姓也没人敢纠正他们的错误。君臣既然都自以为贤能,因而下属也就齐声称赞他们贤能,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且有福份,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那好的情况又会从哪里来!《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这或许正像你的君臣关系吧!”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_试题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