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作文指导 > 2015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及查标卷评分情况
文章浏览

2015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及查标卷评分情况_3

来源:网络  浏览:15575  下载:0  上传:2016-04-11


二类卷1、注重过程17+17+17-1=50分
  小孩在分辨中不断地学习,即使他把那些茎与叶都扯断,但在这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之后,他终会学有所得。而笑话他的父亲只知道结果,那他一辈子都无法区分。生活的我们应把视线放在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上。
  注重过程,发现遗失之美。
  曾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圆少了一个角,为了寻找那个角他走遍了所有地方,草丛中、树荫下、池塘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找到并修复好了。但是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的它因为有了这个角,越走越快。那些他曾路过的美景全都一闪而过。为了重拾那份快乐的心情,重见那些美丽的风景,圆毫不犹豫的把那个角拔了出来。
  有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为了赶到目的地,为了达到结果,遗失了太多太多的美好。蓦然回首才得知,一路上最值得的珍贵,原来是过程上的美好。
  注重过程,从中获取真正的价值。
  宝莱坞风靡一时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塑造了一个不着重成绩唯着重知识的大学生——兰彻。在他的朋友因为分数而垂头丧气时,他却说道:“学习注重的是过程,死记硬背或许会使你快活大学这四年,可终究会压榨你接下来的四十年。”这样的话虽然对别人没有说服力,但对于现实却很有价值。近年来总看到新闻中报道各省高考状元的没落,在他们傲人的分数下掩盖的其实是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他们没有注重学习的过程,没有体会到当知识丰盈了世界的美好感受,一味的重视结果,最后可能会一无所得。
  注重过程,过程也会影响结果。
  运动员的攀登过程是完全决定着结果的,在这期间,一个设施的不完备,一个心灰意冷的意识,都会使未来灰飞烟灭。而登山运动员最为快乐最为自豪的也恰恰是过程。当他们在攀爬时心中所想的不是“还剩多少”,“何时才到”这样的话,而是在每一个艰难的时刻,内心为自己加油和鼓励。
  每一个过程中的小细节,都是成功的关键,不要把视线放在高耸的山峰之上,应低下头来看自己脚下的路。
  就这样,我们应该不畏那些错误,享受过程中的百味百态,即使结果不如人意,我们仍然生活的有意义和价值。
  
  评:享受过程,立意有欠缺,父亲也有过程,例证不很和谐,文字流畅。
  
  
  2、万物皆有其道17+16+16-1=48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但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可言。无形之中,事物都在沿着这些规律在前进在发展。而我们要做的便是看清规律,顺其自然,万物皆有其道。
  就像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茎须,它们相互纠缠,遵循着自然的规律生长,但如若你强行将他们分开,就会将藤须扯断,最后既吃不到瓜也吃不到果,种它们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分辨的,我们只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豆吃就好。
  自然界有它的规律而国家的发展亦有它的规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百废待兴,很多事业急需发展,于是片面追求速度的情绪滋生,我国的领导人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发动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于是我国务民伤财,百姓生活艰苦,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现代化造成严重破坏。终于,我国经历十年动乱后邓小平看到了这社会发展的规律,主张开放国门,改革政治,由此我国终于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如此,便是规律的力量,违背规律只会造成衰退,而顺应规律,看清规律才是成功之道。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规律之一,所以不仅治国应遵循规律,修养自我也应如此。现在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给孩子加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现在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拔苗助长,孩子的成长有他自身的规律,若硬要打破这规律,便只会弄巧成拙。美国的学校大多是自由授课,根据学生个人的发展选择授课,所以美国包括西方的人才要比我们略胜一筹,原因便在于他们遵循了人的发展规律,不违背规律,顺其自然。
  自然之道是无形的,但冥冥之中,事物都在沿着属于自身的规律前进和发展。规律就像是纠缠在一起的瓜藤和豆须,如若非要分辨从而扯断,那便得不偿失,只有顺其自然,照顾他们生长,最后才能吃必到鲜美的瓜和豆,遵循自然之道,便是成功的最佳途径,切记万物皆有其道,不可背其而行。
  
  评:顺应自然,道理大,文体规范,语言表达弱
  
  3、变通之美16+17+16-1=48分
  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一个圆圈,许多人可能遇到了心结就会一直绕着圆圈转啊转,最终又回到了起点,却无法解开心结,但你是否知道,每一个圆上的点,都有一条能飞的切线,只有懂得变通的人才可以冲破圆的束缚,走向胜利的终点。此言不假,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就像那急于分辨丝瓜藤与肉豆须的小孩,也许他完全可以从每种植物上剪下一段来观察就好,也不至于因一时的糊涂,扯断那一堆茎叶。可见,学会变通,寻打正确方法去解决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学会变通,寻找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你会创造些许你意料之外的效果。
  日本大阪实施旧城改造,要建造一架连通城乡的立交桥,正当图纸设计完毕,全体员工准备动工时,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桥体所必经之路,有一座办公大楼刚好挡在那里,全体人员陷入沉思:怎么办?拆除办公楼再建造大桥必定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并且会延误工期,但如果不拆楼而重新设计图纸,必然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正当大家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时,一位建设师提出:将桥穿楼而过。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来好评,于是工程就将桥与楼体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既保证了工程按时完成,又未拆大楼造成经济损失。变通的美妙之处可见一斑,寻找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你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变通,寻找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你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著名作者陈忠实,以大气磅礴的《白鹿原》为广大群众熟知,促使他有此看成就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父亲。陈忠实青年时期曾因考试落榜而顿感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就在这时,他父亲的话却让他重燃希望,“你知道溪水是如何流出大山的吗?它们遇到大山,冲不垮它,也无法翻越它,于是它们便绕山而行,变换了方向,便可流出大山。”是啊,变换了方向,就可以流出大山,人生不也如这山间的溪水,如果你不懂得变换方向,寻找正确道路,那最终只能成为一潭死水。
  人生如圆圈,注意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学会变通,寻找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你总会沿着那条腾飞的切线,到达胜利的彼岸!
  
  评:立意有些牵强,结构上结尾缺回扣观点。
  4、若不格物能知何18+17+17-1=51
  曾有斯言:“唯格物方可致知,唯致知方可晓理,处天下。”故而天下万事万物,无不需用心分辨方可有所收获。唯有格物致知,方可使人生不无精彩,唤起内心深处最真实最真切的感动。
  格物,顾名思义便是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考究与分辨。《创世纪》:“上帝要光,于是便有了光。”面来,人若要格物,无论此物是大是小,是平凡亦或是伟大,均能有所收获。在卢梭看来:“人伟大之处在于思考。”而思考的本质便是格物。倘若不格物,便必然也无处致知。想必这样行尸走肉一般空洞苟活,如乌托邦一般无意义,看似好的背后是内心的空虚,这样的生活不可得,而改变这一现状的唯一途径,便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得到的收获是超然的,是无与伦比的。伽利略格物而推翻了亚历士多德千百年的谬论;哥白尼因格物而不甘于隐忍,而推翻了地心说;而牛顿也恰是因为有一颗敢于分辨之心与不惧艰难的气魄,才终从一个苹果构建了整个近代的物理体系且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有谁说这不是格物致知得来的成果吗?倘若他们在最初便畏于艰难而是不涉足于分辨与格物的领域,那如此的科技文明成果又由谁来突破呢?没有人。而恰是因为那份格物才终使其致知,继而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人所铭记。这一切成果,皆出于分辨的勇气与格物致知的精神。
  而世间的一切总是辩证的,是相对的。有格物致知者的毅力、勇气与高贵,也相应的就有如清朝洋务运动者的片面与愚昧,其中恰以李鸿章为最。李鸿章晚年受命考察列强,见证西方的强盛,却错误地只引进了器械,却没有考察军械是如何制造的,更不要谈对制度的探索了。想必李鸿章虽为儒生,却也终究没有体会到格物致知的真谛,不明白西方列强强盛的根本,那些军械引进又有何用?故而是,历史的车轮将这场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辗于车轮之下,久久无法翻身。而倘若诸大臣们有格物致知之才,想必历史也会因此改变。格物致知作用因此凸显。
  很多时候,人们因怕麻烦而不奢望于格物,不愿意致知,有时竟因丝瓜与肉豆困难以分辨便放弃了格物致知。人不应只注重于结果,而真正可贵之处在探索这些事物为什么会形成这番景象。而对这缘由的探究,便是我们说的格物致知。
  《金缕衣》有言:“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身处青年的时代的我们,切不可在行将就木、暮年将至之时再感慨格物致知的重要啊!
  莫道春色不如人,明年春色倍还人。我希望每个人在踏尽山河万里,看尽云卷云舒之后,皆能感受到格物致知而带来的思辨、真实与美好。因为世间之大真,均起于格物及致知。
  
  评:格物探求真理,观点明确,文体规范,语言流畅,未涉及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