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奔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
  (选自《颜氏家训》
  材料二: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慷,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①。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曾子谓子裹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维(理直),虽千万人,吾往矣。”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福益外A家B若专C在胜人处D求强E其能强F到底G与否H尚I未可知。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恶,厌恶,与“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礼运·大道之行也》)中的“恶”意思相同。
  B.趣,意旨、目的,与“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趣”意思不同。
  C.偃仰,安居、休息,与“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项脊轩志》)中“偃仰”意思不同。
  D.智力,智慧和力量,与“可谓智力孤危”(苏洵《六国论》)中的“智力”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做官、积财都要有限度,官位太高、财富太多容易招致祸患,少欲勿贪方可安身立命、保全门户。
  B.材料二以天地之道切入,阐释做人应刚柔并济的道理,指明成事关键在于适时做到强矫与谦退,富有思辨性。
  C.材料二认为人生应当自强不息,赞成在开创家业、自修处求强,而对成功后一味寻求安稳的行为则表示不屑。
  D.两则材料都引入古代典型事例、通过对比来加强说理,劝导家人当修养心性,观点中肯有力,堪称家训宝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4分)
  (2)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4分)
  14.曾国藩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一身之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觐省①杜甫佳士欣相识,慈颜②望远游。甘从投辖饮③,肯作置书邮。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注】①觐省:指探望双亲。②慈颜;指父母的容颜。③投辖饮;《汉书·陈遵传》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④置书邮;传递信件、文书的驿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次句从父母的期望着笔,表现了股六志在四方、理想高远的人生追求。
  B.颔联下句借一“肯”字,形象刻画出诗人意欲托人传递书信时的微妙心理。
  C.颈联由高鸟暮云、寒蝉碧树构成的晚秋之景,渲染出一种浓重的送别氛围。
  D.尾联交代了诗人因病淹留长沙而不得归乡的情状,与上文的请托形成呼应。
  16.本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写文章善于绘声,《石钟山记》中“__①__”一句描写轰鸣不止的声音,足以令船夫惊恐:《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幽咽不绝的洞箫声,既能“__②__”,亦能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而落泪。
  (2)小明在写作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征文时,引用陆游《书愤》中“__③__,__④__”两句,描绘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克敌制胜的豪迈之情。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⑤__,__⑥__”两句,写词人于萧条与冷落中,仍泛舟于浩渺的洞庭之上,心神不动,气魄不减。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听到电话铃声,你会紧张吗?
  根据一项七千多人参与的投票结果显示,85.7%的人会从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产生紧张。铃声一响便会开始不自觉各种脑补。“电话恐惧症”引起广泛共鸣。
  “电话恐惧症”,恐的是什么?有人嫌电话耽误时间,有人怕尴尬、怕沉默,有人怕加班、怕出事,还有人怕诈骗骚扰……实质上,电话恐惧症,恐的不是铃声,而是来电背后的人和事所带来的压力。铃声一响,电话里的内容,是完全未知的,是不可掌控的。正是“电话盲盒”的不可预测性,令人( ① )。这种社交症候更多聚集在年轻群体中,而那些“玩不转”社交软件的老年人,拨响老友的号码,接通后听一句“最近还好吗”,还是会被温暖到。作为社会性动物,大部分人喜欢并习惯于游走在各种社交场合,在不同的交际场景中,任何状态的出现都是( ② )的。因此,关于电话恐惧症的探讨,不必赋予其过多的价值评判。我们剖析这一现象,去了解当代人的社交心理,也是对社交中的自我进行内寻。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算起,穿梭于电波之中的信息( ③ ),堪称海量。今天,沟通的途径足够多元,有太多方式去和一个人建立连接。无论媒介如何更新,声音构筑的对话桥梁依然坚韧。人们在一些时刻仍需要电话,需要通话时那一对一的专注沟通,需要那不经修饰、直截了当的情感抵达,更需要某个听到会瞬间心安的声音。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关联词的使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与“不是”相呼应,在前文否定的基础上肯定来电背后压力的实质。
  B.“因此”承上表明“电话恐惧症”是社交正常反应,不必进行过多价值评判。
  C.“无论”指任何条件下的结果都不会改变,强调媒介更新背景下要多元交流。
  D.“更”表示前后句子之间的层进关系,突出电话沟通时心与心交流的重要性。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四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