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滨州市2015届高三5月(三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滨州市2015届高三5月(三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我眼中的贾平凹石杰①初识贾平凹是由于他的散文《静》。那一泓静得恒久、静及天地万物的湖水,牵魄钩魂,让人在读文之余,不由得想要读一读人了。其时已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火,能够写出这般静谧的文字,有着这般宁静的心态的,该是怎样的人?
  ②过了大约八年的光景,机会终于来了。那时,一个全国性的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会议的第三天上午请贾平凹作报告。与前两天明显不同的是,这一天与会者特别多。陕西师大、西北大学都有人过来了。显然,他们虽属近水楼台,也难得经常与这位名作家谋面,聆听他的讲话。会议是在一个很大的房间召开的,等我提前几分钟来到会场时,偌大一个会议室几乎已是座无虚席。往日会前的说笑不见了,大家都看着主席台上坐着的一排人,旁边的几个外地人就互相小声地询问哪个是贾平凹。
  ③我仔细看看他们指的坐在中间的那一位,觉得不是很像。尽管不曾与贾平凹相见,却多次在书上看过他的照片,那硕大的头颅和浑长的脸使他与所有的人区别开来,更遑论那双清澈的静如止水的眼睛。果然,不一会儿,一个身着西装的小个子进来了。那一刻,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同时断定:这才是贾平凹。
  ④贾平凹在主持人简短的讲话之后开始作报告。他先是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迟到一会儿(其实按时间说并没有迟到),似乎是堵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夜》中的刘逸山。刘逸山与夜郎乘车过闹市区前,只要掐个诀,沿途便畅通无阻了。显然,贾平凹没有他笔下的人物的神通。接着他展开了一片巴掌大的纸,说眼下正在江南体验生活,因事临时回来,很快就要回去,时间紧迫事情又多,只在来的路上想了想说些什么,似乎有向众人道歉之意。他显然是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讲得很慢,很短,神情甚至有些拘谨。不过看得出他对与会人充满了尊敬。遗憾的是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他都讲了些什么了,好像是谈了一下他当时正写着的一部长篇,顺便说了一些他对某些文学问题的观点,态度始终平和而宁静。他讲得实在过于简单,过于平实,好像在说:我真的没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我只是一个手艺人,“斜斜地背了木弓,一手拿木槌弹敲弓弦,在嗡嗡铮儿的音律里身子蛮有节奏地晃动。劳动既愉悦了别人,也愉悦了自己,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他在《四十岁说》这篇文章里就曾这样讲。
  ⑤贾平凹拙于言辞。很多人都这样说,他自己也这样说。他的沉默甚至容易让人产生难以接近的印象。其实不然,他为人平和得很,平和到了几乎没有丝毫名人架子的地步。你尽可在他面前随便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你说的都是金玉之言。听到会心处,眼睛便忽然一亮;若是听见称赞的话,脸上便显出孩子般的难为情,轻声说:那不是。他总是显得平、微、静、弱,《走虫》一书前边的小传是他的形象和性格的极好的写照。一位大师级作家,一颗巨星(三毛语),除了平和、平淡、平常、平静,竟再无他,其内心之博大,可见矣。
  ⑥有人曾经说过鲁迅的人文像是猫头鹰,苏东坡的人文像是水,郑板桥的人文像是瘦石,贾平凹也当有其人文像,是什么,却一时难说准确。不过,他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有着更多的默契当是毋庸质疑的。不少人对他的名字中的“凹”字感兴趣。《易像》言:“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施平。”老子云:“柔胜刚,弱胜强。”“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又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贾平凹确实深得道家之神韵。创作三十年来,他在小说和散文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著作达数十种,重要奖项也达几十项之多。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文坛的大作家,却无骄狂之气,无浮躁之气,其修养和智慧可以说难得。他在其书画集中即这样警省自己:“竹因虚受益,鹤以寿延年”,“澹然无极”。
  ⑦1999年冬天,我再次去西安与贾平凹会晤。一进书房的门,便瞥见右侧墙上他自作的一幅水墨画:一户农舍的后门外,一个小孩儿侧身席地而坐,屋前是一只半卧着的狗。旁题几行文字,大致是,小时,娘去地里劳作,将我放于门外地上,狗亦卧在不远处。娘从地里回来,我还坐在地上,狗还卧在地上。整个画面和谐,宁静,静得让人想走进去。
  ⑧——平凹是自然之子。
  ⑨一张硕大的写字台置于厅里,贾平凹就在满屋拥挤着的古玩根雕碑拓字画中坐着,写他的文字。天地赋予他以灵气,他又将其灵气挥洒于天地之间。贾平凹是喜石的,莫非他要做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欲补苍天?祈平凹如愿。
  19.文章从贾平凹的散文《静》写起,有什么好处?(4分)
  20.如何理解文中“平凹是自然之子”这句话的含意?(4分)
  2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贾平凹的形象特点。(4分)
  22. 文中写道,“鲁迅的人文像是猫头鹰,苏东坡的人文像是水,郑板桥的人文像是瘦石”,联系全文以及你对贾平凹作品的了解,你认为“贾平凹的人文像”是什么?请阐述理由。(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记录了一对小夫妻,他们喜欢美食,喜欢旅行,经常去各地游走。两个人到了美丽的云南,很快被那里的一切迷住了。在那里,他们有“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于是,两个人辞掉北京的工作,移居云南。他们说:“我们都不是那种很好强的人,不是非得发愤图强,做出什么事业。我们没有出人头地的想法,就喜欢过简单朴素的日子。”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1.A 【解析】 B项,翌(yì)日;C项,发酵(jiào);D项,一沓(dá)纸。
  2.B 【解析】陨,陨落。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落下。殒,死亡。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教化:教育感化。教育:①培养下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无上:最高。
  3.C 【解析】C项,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用于句中正确。A项,繁文缛节:繁琐或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句中应用“繁琐”。B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与句中的“几家”不符。D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句中形容文化不妥。
  4.A 【解析】B项,语序不当,“无论”应放在“张大千”的后面;C项,“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落到实处”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应在“在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前面加“微博”。
  5.C 【解析】②④⑥是总说,强调早期培养习惯的重要性,⑤以学习语言为例,③以体育方面为例,①最后总结。
  6.B 【解析】“但是把抒情作为唯一选择,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与原文不符,“叙事走向极端”是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
  7.B 【解析】“叙事、抒情与智性的矛盾就越尖锐”错,应是“叙事与抒情的矛盾就越尖锐”。
  8.D 【解析】D项后一句表述绝对化。
  9.B 【解析】假:宽容、放过
  10.C 【解析】C项都是介词,因为。A项第一个为连词,并且;第二个为副词,暂且、姑且。B项第一个为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为副词,竟然、却。D项第一个为音节助词;第二个为代词,这。
  11.D
  12.B 【解析】宇文化及没有归附高祖。
  【参考译文】
  宇文士及字仁人,是京兆长安人。父亲宇文述,是隋朝右卫大将军。开皇末年,(宇文士及)凭借父亲宇文述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隋文帝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他按诏令娶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任尚辇奉御,随从炀帝巡视江都,因父亲去世守孝离职,期满复职任鸿胪少卿。他哥哥宇文化及秘密策划叛乱时,由于他是炀帝的女婿,对他严守秘密,弑杀炀帝后,才封他为蜀王。
  从前,宇文士及任奉御,李渊任隋朝的殿内少监,平素和他有密切交往。在跟随宇文化及到黎阳时,高祖亲写诏书邀请他去。宇文士及也暗地派遣仆人从小路秘密赶到长安,表白心迹,并进献了一只金环。高祖高兴地说:“我曾和士及共事,今天进献金环,这表明他要来了。”
  宇文化及的军事形势一天天紧迫,宇文士及劝他归附唐朝,宇文化及不听,他就和封德彝借口要求去督运军粮。宇文化及很快失败了,(宇文士及)就和封德彝等人主动投奔长安。高祖责备他说:“你兄弟二人率领要求打回京城的人马确定了进攻关中的方略,那时如果打败了我李家父子,还会放过我们吗?你现在能到哪儿去安身?”宇文士及道歉说:“按我的罪过是该处死,但是我从前在涿郡,曾经和陛下在半夜里议论时局,后来又进献金环,希望用这个办法赎罪。”高祖笑着对裴寂说:“他和我谈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到现在六七年了,您诸位都在他的后头。”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宇文士及受到亲近礼遇,进授仪同三司头衔。
  (宇文士及)跟随秦王消灭了宋金刚,(朝廷)论功行赏,恢复了他在隋朝的旧封号,把宗室女嫁与他为妻,提拔他为王府骠骑将军。又随同秦王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晋封郢国公。武德八年(625),代理检校侍中,兼任太子詹事。秦王即位后,拜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并且以中书令的身份到凉州任都督。当时突厥多次侵犯边境,宇文士及要树立威望镇守边关,每当出入,都要摆列气势浩大的警卫队伍,又一个劲地降低身份,尊重下级军民。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离京任蒲州刺史。主持政务崇尚宽松简略,人人心情舒畅。后来回京升任右卫大将军。
  太宗把他带进内宫交谈,有时半夜才出来,碰上他在家休假,往往派人催马召见他。宇文士及更加谨慎,他妻子曾问朝廷催他去干什么,他始终不应声。太宗有一次观赏宫中一棵普通的树说:“这是一棵珍贵的树!”宇文士及就在旁边大加赞美起来。太宗板起脸来说:“魏征经常提醒我疏远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我还不知道指的是谁,现在我可相信他的话了。”宇文士及道歉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宰相们冒犯威严直言劝谏,弄得陛下手足无措。现在我有幸在您身边,不稍微将就一点儿,您虽然处在尊贵的天子地位,又有什么意思?”太宗的不满消失了。太宗又有一次用刀切肉,用饼揩手,递给宇文士及,时不时地瞅瞅他,宇文士及佯装没有看见,慢慢地吃着。他的机智颖悟都像这样。过了很久,又任殿中监。去世后,追赠左卫大将军,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营建的昭陵墓地。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开皇末年,(宇文士及)凭借父亲宇文述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隋文帝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共5分,重点词语“以”“引”“与语”“奇”各1分,句意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2)(宇文士及)跟随秦王消灭了宋金刚,(朝廷)论功行赏,恢复了他在隋朝的旧封号,把宗室女嫁与他为妻,提拔他为王府骠骑将军。(共5分,重点词语“从”“录”“妻”“迁”各1分,句意通顺1分,意思对即可)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