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2016届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2016届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经典应当包括儒家、佛教、道教经典,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B.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考虑历史、文字学名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的名著佳篇等。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身,用道教思想治心。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它们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C.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就能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纪劻,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劻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劻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纪劻莫能将兵出战否?” 劻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劻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劻为东京留守,劻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 劻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劻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
  命劻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劻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劻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劻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劻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 劻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
  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劻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夜半,中使传旨论劻曰:“姚平仲已举事,卿速援之。” 劻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曰:“用兵乃纪劻、姚平仲,非朝廷意。”遂罢劻,以蔡懋代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治兵,愿以死报     傥:假如
  B.卿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  第:只管
  C.宰执议不合,劻不能 夺:夺取
  D.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去 亡:逃跑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
  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
  B.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
  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
  C.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
  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
  D.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
  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靖康元年,金兵渡过黄河,兵临城下,宋廷从皇帝到宰执等人打算弃城逃跑,只有纪劻坚持应该死守都城。
  B.钦宗皇帝决意率军南逃,纪劻向他分析了形势,指出了南逃的危险后果,钦宗才终于答应停止行动。
  C.金兵求和,纪劻主动请求到金营谈判,但皇帝却派遣李梲前往。李梲竟然不置一词,全部接受了金兵提出的条件。
  D.纪劻等人不等朝廷同意就发动反攻,结果姚平仲作战没有取胜,害怕被杀而逃跑,纪劻也因此被罢免。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劻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