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握传 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在中国戏曲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表现手段丰富到戏曲艺术中来。戏曲守正创新,关键是要 想清楚怎样守正,在哪里创新。
  正在巡演的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的题材,适用于广阔宏大的史诗性叙事方式,具有“史 诗京剧”的艺术特质。我们把《国际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京剧唱腔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不仅对于中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世界也有着重大影响。《国际歌》的灵活运用,赋予整出 戏以精神气质,使戏的音乐格调崇高起来。戏的结尾,不在同一情境的李大钊和赵纫兰夫妻, 在舞台上同时出现,隔空对唱,以“二黄原板”为基础,在唱腔后半段巧妙运用了昆曲,这种 载歌载舞的形式和京剧“二黄”声腔形成强烈对比,充分展现出二人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和伟 大信仰的精神力量。这些地方都是大胆创新,但都谨慎保持在剧种范式中。唱腔设计要分层次 和比重,要旧里有新,破立显章法。《国际歌》的旋律与传统唱腔,共同营造熟悉的陌生感, 很好地配合了观众的情绪变化。
  剧种的发展,包含着唱腔的不断完善。现在的京剧,包含着汉调、徽调、梆子、昆曲等多 种声腔,经过长期融合才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艺术风格。对于戏剧作曲,声腔布局是第一前提,如同建筑的“四梁八柱”,音乐节奏则给整出戏勾画出情绪和感情外化的轮廓。1994 年,我在
  创作京剧《夏王悲歌》时,就采用了一曲贯穿全剧的手法,借鉴分节歌,换词不换曲,曲调在剧中反复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电视剧的主题歌为什么能够流传?原因之一就是反复。 比如《好汉歌》,因为电视剧《水浒传》流行起来,几十集的剧看完,歌也听了几十遍,旋律 自然就走进心里了。
  戏曲音乐必须创新,简单套用旧有程式是行不通的。作曲者的修养和审美非常关键。于音乐创新可以引进多种音乐元素,作曲者必须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审美不仅包含着对艺术的认知,还包括对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判断。创新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观众喜欢的、哪些是观众反感的。
  我国有 300 多个戏曲剧种,其区别首先在于唱腔。任何一个剧种,没有脍炙人口的唱腔, 本子再好、做工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人。戏曲音乐来自民歌、说唱,因而直接搬用了“宫调” “套数”等,板腔体的出现,打破了曲牌联套框架,建立了新的戏剧性音乐体系,“以歌舞演 故事”,进一步戏剧化。今天的戏曲音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曲家正主动将更多作曲技 法移植运用到戏曲音乐之中。开场曲、幕间曲、结束曲的使用,使得剧目音乐富有层次;独唱、对唱、重唱、伴唱等传统戏曲中鲜见的演唱形式,为戏曲人物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多路径;主 题曲贯穿、一曲多用等音乐发展手法,让剧目音乐的整体性得到加强;尤其是乐队的组合使用,使戏曲音乐中的器乐部分具有了营造环境、推动剧情、烘托气氛等表现功能。但这些都还是初步的努力,还在继续发展和探索中。我们既要坚定地发展,又要审慎地克服盲目性;既要“一板一眼”,也要“南腔北调”。
  (摘编自戏曲音乐家朱绍玉《赋予戏曲更丰富的音乐语言》,有删改)
  材料二:
  本次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以线上线下同时首演的全新模式进行,助推京剧艺术进入“双 线时代”,着力打磨优质内容投放市场。线上线下双重推进,不仅有效开拓新生线上市场,培 养年轻观众观演习惯,更是推广京剧艺术的关键桥梁,同时还保证了与剧场演出的共时性、现 场感。全剧描写了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护 送陈独秀离京赴沪并相约建党,继而策划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领导并组织了北京各界人 士的反帝斗争,直至被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李大钊短暂而又壮阔的 一生,生动刻画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北京京剧院特别邀请了编剧蔡赴朝、总导演曹其敬、导演徐春兰、作曲朱绍玉组成主创阵 容,共同参与剧目创作。“我们要强调崇高理想的政治理论、政治思想的明确表达。从李大钊 的舞台行动中寻找到京剧《李大钊》的形象种子——播火者!”总导演曹其敬赋予《李大钊》 “史诗京剧”定位。《李大钊》不仅在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在唱腔、音乐、舞美设计上也打 破常规套路,融入昆曲声腔和舞蹈元素,用群舞这一外化的艺术呈现方式,渲染出一种动人心 弦的意境之美。
  在剧本中,李大钊、陈独秀“相约建党”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是在一辆小骡车 上。为充分展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李大钊》创造性地加入了一段由四位真人演员表现的骡 车形象,打造了“车舞”表演段落,集戏曲程式技巧展示、人物情感表达、骡车疾驰奔腾之态、 伟大历史时刻的恢弘体现,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形成了强大的舞台感染力。
  在罢工一场戏中,为了增强地域特色,融入京韵大鼓、北京曲艺等元素,并借鉴西方歌剧 中“卡农”的形式,加入工人群众的重唱、轮唱,使得这场戏具有轰轰烈烈的氛围。为将《李 大钊》打造为史诗级精品力作,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联合配乐。导演徐春兰介绍,“交 响乐恢宏,传播革命的诗情,舞台大胆将视频与实景结合,渲染气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相关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就要准确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B.作曲者的修养和审美是戏曲音乐能创新的关键,套用旧有程式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倒退。
  C.现代京剧《 李大钊》 以线上线下同时首演的全新模式进行, 促进了京剧传播模式的创新。
  D.《 李大钊》 融入昆曲声腔和舞蹈元素, 采用群舞的艺术呈现方式营造出打动观众的意境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戏曲至今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戏曲音乐能够不断守正创新、适应时代息息相关。
  B.京剧《夏王悲歌》采用一曲贯全剧的手法,换词不换曲,是受到了《好汉歌》的启发。
  C.作曲家将开场曲、幕间曲、结束曲移植运用到戏曲音乐之中,拓展了音乐的发展空间。
  D.《李大钊》在演出中融入曲艺元素,借鉴西方歌剧的形式,更加贴合了剧情发展需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 编现代京剧《李大钊 》“史诗京剧 ”定位的表现的一项是( )(3 分)
  A.宏大的革命题材 B.播火者的英雄形象
  C.以歌舞演故事 D.崇高的音乐格调
  4.朱绍玉在给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作曲时,把《国际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了京剧唱腔中, 被称为“神来之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样作曲的好处。(4分)
  5.《李大钊》的创作者们为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做了很多努力,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现代戏曲创新的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6~9 题。
  文本一:
  蓝 眼冯骥才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的是骗过看假画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画的,却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画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在天津卫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蓝眼是他的外号,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而这蓝眼的关键还是在他的眼上。据说他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这天,有个念书打扮的人来到铺子里,手拿一轴画,外边的题签上写着“大涤子湖天春色 图”。蓝眼看似没看,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便是蓝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这半尺画说话。蓝眼面对半尺画,眼镜片刷地闪过一道蓝光,他抬起头问来者:
  “你打算卖多少钱?” 来者没急着要价,而是说:
  “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 黄三爷是津门造假画的第一高手。古玩铺里的人全怕他。没想到蓝眼听赛没听,又说一遍:“我眼里从来没有什么黄三爷。你说你这画打算卖多少钱吧。” “两条。”来者说。这两条是二十两黄金。 要价不低,也不算太高,两边稍稍地你抬我压,十八两便成交了。 打这天起,津门的古玩铺都说锅店街的裕成公买到一轴大涤子石涛的山水,尤其难得,十年内天津的古玩行就没现过。那时没有报纸,嘴巴就是媒体,愈说愈神,愈传愈广。接二连三 总有人来看画,裕成公都快成了绸缎庄了。
  大约事过三个月,开始有人说裕成公那幅大涤子靠不住。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几遍就稀汤 寡水,没了精神。真假画的分别是,真画经得住看,假画受不住瞧。这话传开之后,就有新闻 冒出来——有人说这画是西头黄三爷一手造的赝品!
  蓝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传得愈玄。后来就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了。说是有人在针 市街一个人家里,看到了这轴画的真品。于是,又是接二连三,不间断有人去裕成公古玩铺看 画,但这回是想瞧瞧黃三爷用嘛能耐把蓝眼的眼蒙住的。向来看能人栽跟头都最来神儿!
  裕成公的老板佟五爷心里有点发毛,便对蓝眼说:“咱是不是找个人打听打听那画在哪儿。 要真有张一模一样的画,就想法把它亮出来,分清楚真假,更显得咱高。”蓝眼听出来老板没 底,可是流言闲语谁也没辙,除非就照老板的话办,真假一齐亮出来。人家在暗处闹,自己在 明处贏。
  佟老板派尤小五去打听,转天有了消息。原来还真的另有一幅大涤子,也叫《湖天春色图》, 而且真的就在针市街一个姓崔的人家!佟老板便叫尤小五引着蓝眼去看。蓝眼待到了那家一看, 眼镜片刷刷闪过两道蓝光,傻了!
  真画原来是这幅。铺子里那幅是假造的!这两幅画的大小、成色、画面,全都一样,连图章 也是仿刻的。可就是神气不同——瞧,这幅真的是神气!
  他当初怎么打的眼,已经全然不知。此时面对这画,真恨不得钻进地里去。他二十年没错 看过一幅。他蓝眼简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说真必真,说假准假,没人不信。可这回一走眼, 传了出去,那可毁了。
  他没出声。回到店铺跟老板讲了实话。裕成公和蓝眼是连在一块的,要栽全栽。佟老板想 了一夜,有了主意,决定把崔家那轴大涤子买过来。两幅画都攥在手里,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 说了。但办这事他们决不能露面,便另外花钱请个人,假装买主,跟随尤小五到崔家去买那轴画。谁料人家姓崔的开口就是天价。不然就自己留着不卖了。买东西就怕一边非买,一边非不卖。可是去装买主这人心里有底,因为来时佟老板对他有话“就是砸了我铺子,你也得把画给我买来”。这便一再让步,最后竟花了七条金子才买到手,反比先前买的那轴多花了三倍的钱还多。
  待把这轴画拿到裕成公,佟老板舒口大气,叫伙计们把两轴画并排挂在墙上,彻底看个心明眼亮。等画挂好,蓝眼上前一瞧,眼镜片刷刷刷闪过三道蓝光。人竟赛根棍子立在那里。万事大吉下的怪事就在眼前——原来还是先前那幅是真的,刚买回来的这幅反倒是假的!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这才是人家造假画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可是蓝眼长的一双是嘛眼?肚脐眼? 蓝眼差点一口气闭过去。转过三天,他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捋了一遍,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黄三爷在暗处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钻进来。人家真画卖得不吃亏,假画卖得比天高。 他忽然想起,最早来卖画的那个人,不是对他说过“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吗?人家有话在 先,早就说明白这幅画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谁?看来,这位黄三爷不单冲着钱来的,干脆 说是冲着自己来的。人家叫你手里攒着真画,再去买他造的假画。多绝!等到他明白了这一层, 才算明白到家,认栽到底!打这儿起,蓝眼卷起被袱卷儿离开了裕成公。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减)
  文本二: 冯骥才坚持小说家的语言——不管写的时候多么激情澎湃,小说的语言最终应该是精当的。
  “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先成熟的是诗,然后是散文,而诗歌给文学最大的影响就是语言。写《俗世奇人》的时候,我写得很快,但改的遍数很多,语言不行,我不敢放手。”
  (选自蒋肖斌《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在开头大加渲染蓝眼的看画本领, 为后文蓝眼一步步走进 黄三爷设下的圈套埋下伏笔。
  B.卖画人说“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是故布疑云,他想用黄 三爷的名头来刺激蓝眼 ,为 后文假画的出现作铺垫。
  C.蓝眼第一次买画之后,关于人们接二连三地去看画的情节有两处,前一处人们是好奇,后一处人们则是想看笑话。
  D.小说善用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如作者在塑造佟五爷的形象时,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7.关于文本一中蓝眼的眼镜片闪过蓝光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蓝眼只拉开了半尺画, 眼镜片就闪过一道蓝光, 说明蓝眼名不虚传, 他的“半尺活” 确实厉害。
  B.蓝眼在崔家看到另一幅《 湖天春色图》 时, 眼镜片闪过两道蓝光, 此时他的心里既吃 惊又羞愧。
  C.对蓝眼的眼镜片三次闪过蓝光的描写, 不仅照应了小说的标题, 也暗示了蓝眼的心理 变化过程。
  D.两轴画对照看时, 蓝眼的眼镜片闪过三道蓝光, 此处的三道光与最初买画时的一道光 形成对比。
  8.文本一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4 分)
  9.文本二中冯骥才认为“小说的语言最终应该是精当的”,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 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