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截至7月31日,《长安三万里》票房已破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中背出耳熟能详的唐诗来“实时互动”。
  唐诗无疑是观众理解诗人、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怕是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王宁宁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写道:“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唐代诗人很多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历史事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诵出“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纱扬胡音”的诗句。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也常通过击打物品、拍手等方式产生协调的节奏来“击节吟诗”。节奏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但却是联通诗、乐、舞三者的桥梁。例如,中风后的哥舒翰在朝廷施压下,不得不与叛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出征前他抽出宝刀,用手指弹响刀身,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
  唐代的乐舞艺人与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唐诗与乐舞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乐舞对唐诗的创作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片中在岐王府上演奏羯鼓的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就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史料记载他曾在很多场合演唱过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唐代诗歌传唱极为普遍,歌舞伎虽不善作诗,但诗则成为她们演唱的歌词,并在乐舞相伴的演绎下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琵琶、古琴、羯鼓、手鼓、箜篌、笙、阮、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场景,甚至有些是特写的镜头,再现了唐代乐器的基本面貌和乐队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与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极为相似。图案上方是象征佛教的曼陀罗花和飞鸟,下方是胡人骑着骆驼弹奏琵琶,这正是唐代经由丝绸之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的就是文化牌,其中的唐诗、音乐、舞蹈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长安三万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摘自赵晓宇《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
  1. 下列关于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
  B. 《长安三万里》票房至少突破了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和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
  C. 《长安三万里》中,哥舒翰出征前抽出宝刀,弹响刀身,吟诵着《哥舒歌》。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
  D. 《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是唐代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提到观众对《长安三万里》中的诗歌大多耳熟能详,但是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B. 文章引用《礼记·乐记》中的文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
  C. 文章举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诗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唐代诗人很多熟悉乐舞,在吟诗时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
  D.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结构严谨,证明了“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
  B. 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曾对李白、王维等人诗作的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 我们可以通过影片中关于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场景感知唐代乐器的面貌和乐队形式。
  D. 作者对《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音乐、舞蹈、主旨均赞赏认同,认为影片体现并弘扬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极端强降水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现趋多、趋强的态势。在我国,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尤其是7月,降水最多。至8月下旬,全国多地仍处于主汛期。这期间,全国暴雨天气频频出现,常常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
  在公众的认知中,“暴雨”常指短暂、急促而猛烈的雨。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中说:“山之东有滥泉……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此处的“暴雨”是突然下雨之意。当代作家魏巍所著的小说《东方》中也有这样的语句:“天色不知什么时候阴沉起来,一阵狂风过后,跟着来了一阵暴雨。”此处的“暴雨”更接近气象学中“短时强降水”的概念。在夏季强对流多发之际,经常是硕大的雨点突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此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暴雨来啦!快跑!”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短时间内下得特别急的雨称为暴雨。
  在古代,人们观云相雨主要靠经验,沿用至今的众多气象谚语就是很好的证明。17世纪以后,随着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气象学家们终于抓住了天气预报的“牛鼻子”,即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等气象要素。因此,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精准观测就成了做好天气预报的先决条件。
  测量降水(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本文只讨论对液态降水——雨的观测)通常使用的工具是雨量计。人们通过雨量计来计算降雨量,从而对雨的大小进行等级划分。降雨量指一段时间内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在不蒸发、不渗透、不流失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其单位用毫米表示。气象学家借鉴了民间对雨的大小的描述,形成了气象业务中的雨量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等级 时段降雨量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微量降雨(零星小雨) 小于0.1 小于0.1
  小雨 0.1~4.9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 15.0~29.9 25.0~4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特大暴雨 大于等于140.0 大于等于250.0
  降雨量等级划分表(单位:毫米)
  与公众认知相比,气象学中对雨量的定义要严格得多。12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0毫米或24小时超过50毫米才算暴雨。比如,2022年7月某日中午前后,某市市区西部短时间内(不到30分钟)发生了一场急促的降雨(降雨量为15毫米)。市政排水管网压力陡增,许多路面积水严重,甚至出现了地道桥下积水过深而交通中断的情形。
  假如气象预报员提前对这次降雨进行预报,他应该会这样发布:“今天,某市区阴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有中到大雨。” 公众抱怨这简直就是暴雨,天气预报也太不靠谱了!
  对于暴雨,气象预报业务中有没有与民间定义比较接近的指标呢?有。那就是降雨强度,简称雨强。雨强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单位是毫米每分或毫米每时,表示降雨的缓急程度。公众对雨的直观感受,比如雨滴的大小、雨滴下落的快慢、降雨的急促程度、雨造成的灾害等,与气象预报业务中雨强的概念关系更紧密。
  暴雨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暴雨的形成多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关,一般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范围内。所以,除了运用集合预报方法,小时雨强也成为预报的重点。因为,在小时雨强很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局地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
  2022年4月,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调整工作,建立暴雨预警信号新标准。调整后,各级气象部门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将1小时雨强纳入暴雨预警信号标准。预警信号发布内容将遵循“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原则,使社会公众能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预警、辨风险,让防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摘自刘浩、赵亮《暴雨,未必是你想的那样》)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话是为了表明“暴雨”指短暂、急促而猛烈的雨。
  B.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等沿用至今的众多气象谚语证明古人观云相雨主要靠经验。
  C. 降雨量指一段时间内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在不蒸发、不渗透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其单位用毫米表示。
  D. 2023年7月某日,汉台区不到三个小时发生了一场50毫米的降雨,这应为大暴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气预报不靠谱”,公众这样的抱怨,主要是由于公众认知中的“暴雨”与气象学中定义的“暴雨”不完全一致。
  B. 暴雨的形成多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关,一般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范围内,使得至今暴雨准确预报是难题。
  C. 在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调整工作后,防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得到提升。
  D. 只有对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等气象要素精准观测,才有可能做好天气预报。
  6. 公众认为有关暴雨的天气预报不靠谱,请根据文本分析原因。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