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将美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大美学,一种是西方小美学,二者既各自独立,又互补、兼容。从本质上来看,传统的中国美学是最接近美学本质的,它是一种诗学,有审美特质,它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像西方近现代美学那样追求科学化、概念化。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是大美学,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儒家经典《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养的道德标准,又是在其提出至善、至诚观点后所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形态。《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里的“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因此,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
  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中和之美,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表达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这正是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平和、宽容,充满“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学。因而在优秀诗歌、戏曲等的创作和形成过程中,“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审美和艺术表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怒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统一,道德与知识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高明与平凡的统一。价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轻天,重群体而不轻视个人,重本而不轻视末,重利益也重视义,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重视和谐而不取消斗争。”因此,在治国之道上应该实现和政之美,以避免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达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宽容待人,和谐相处,以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在与自然的相处中,要追求和谐统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摘编自张龄予《“中和”的大美之学》)
  材料二:
  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美育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沦为工业社会的奴隶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变得干枯、乏味,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种社会问题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而来的大众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势头消解神圣,躲避崇高。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刀光剑影的武侠剧,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广告形象以及虚拟的网络空间等,一切看似丰富多彩但却在不断消解人们对审美的认识,降低人们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学校的美育建设也困难重重,首先,没有给予美育相应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同时,陈旧的教育观、人才观深入人心,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美育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完全让步给智育,学生只能在接连不断的测验、考试中奋战,致使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心理素质也堪忧,知识在增长,道德塑造却在滑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审美素质的降低是当代美育现代性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说明了美育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者说当今的美育自身存在不足。就其原因客观方面来说,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消费社会或者大众文化泛滥的社会所必然遇到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现代美育隔断了与传统美育的联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所致。因此,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摘编自祝亚楠、卢政《论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与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具有诗性的审美特质,最接近美学的本质,“中和”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
  B.中国传统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追求明确的科学化、概念化的西方现代美学是不相同也不相容的。
  C. “中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传统中国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审美形态。
  D. 传统的“中和”的思想在当前仍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我们治理国家、为人处世以及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庸之道强调审美应适中、和谐,只有将“中”与“和”统一,实现中和之美,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B. 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一种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很少激烈地表达情感和过度抒发内心的悲伤。
  C. 物质欲望的膨胀、生活压力的剧增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的泛滥,给人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趣味带来不良影响。
  D. 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忽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下列各项表述,不适合做“儒家的中和思想对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卫风·氓》的女主人公怨而不怒,果断冷静地结束痛苦的生活。
  B.《孔雀东南飞》男女主人公殉情后得以合葬,且化作双飞之鸟。
  C. 王羲之的书法刚柔相济、线条光洁秀劲,章法明媚相成。
  D.《窦娥冤》窦娥临刑前激烈地指斥天地、且发下三桩誓愿。
  4. 为什么把“中和”称为“大美之学”? 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解。(4分)
  5. 当前我们如何利用“中和”美学思想来解决美育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街沧桑徐贵祥小时候,我认为老街是一座城市,至少曾经是一座城市,再至少将来也会是一座城市。
  老街坐落在皖西中部丘陵的一个高台子上,基本上呈“F”形,三条大街构成了老街的全部。我姥姥家住在老街的中心,不偏不倚正好在下面那一短横和一竖的交界处。
  姥姥家的后面不是街区,往北是一个土坎,再往北是河湾,那便是老街的“郊区”了。河湾里有茂密的树林、摇曳的竹影,老街人生活的重要源泉——龙井也镶嵌在河湾中间。老街的路心铺着整齐的青色石板,这些青色石板不仅承载着生活的步履,也勾勒着老街的历史,有些石板上还镌刻着文字。
  街上住着卖油条的、刻私章的、轧棉花的、修收音机的、卖百货的,木匠、蔑匠、铁匠、理发匠, 染坊、油坊、米坊、豆腐坊,还有清末太监、下放干部,一应俱全。每到夏天,街上有叫卖鸡头米(芡实)的,有拉京胡的,有说大鼓书的,倒也有声有色。大人们用龙井水沏一壶六安瓜片,摇着芭蕉扇,边品边聊,舒坦得像神仙。
  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俨然是节日了。这样的好时光实在太少,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靠“打仗”充实文化生活。
  跟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我小时候酷爱“打仗”,特崇拜陶声奎。陶声奎是公社食堂炊事员陶大伯的儿子,比我们大好几岁,因而是我们“公社小孩”的司令。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今天跟南头小孩交手,明天跟北头小孩比画,英勇无畏,所向无敌,每每遇到恶战,陶声奎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砖头泥块,领头羊一般左遮右挡,保护我们。
  许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遗忘了很多东西,而唯独对于老街的一草一木乃至门板和青石路面记忆犹新。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其实,老街是不是城市,或者说是否曾经是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街提供的那一份独特的感觉,那叫卖声、读书声、铁匠铺里的淬火声、篾匠铺里的裂竹声、胶底布鞋踏在青石街面上的橐橐声的混合,还有刚出炉的烧饼的香味、热豆腐的气息…… 这一切都似乎在显示,老街的日子是喧闹的,清贫而火热。老街的上空永远飘扬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飘扬着人的气息。
  我们终于跻身于城市的峡谷,久居闹市,几乎被钢筋水泥封闭了,脚不沾地,把我们和土地长久隔离。而回忆起阔别数年的故乡,一种异样的清凉便从遥远的故土扑面而来。
  今年5月,我回了一趟故乡,公干之余,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决地去了一趟老街。尽管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老街的破败还是触目惊心。自从参军之后,离开老街将近三十年了。三十年,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天变大了,路变短了,树林变小了,河床变高了,青石板几乎被挖光了,那口长久萦绕我心头的龙井,几乎被浑浊的溪水淹没了。改革开放之后,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政府迁往西边,一条通衢大道两边真的生长出一座新型的城镇, 老街便被抛弃了。
  在“F”街下面那条短横的顶端,一条老狗傲然昂首,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给我来一个下马威。老狗再老,也老不过我。它哪里知道,它现在盘踞的位置,乃是我当年“打游击”的根据地,那时候我比它威风多了。我为老狗而感动,它是留守老街的不多的动物之一。
  终于找到了龙井,然而此时的龙井面目全非,全然没有我当年记忆里清冽幽深的感觉,水面与河沟平齐,分不清楚是河水还是井水。顺着井壁冰面上浮着厚厚的青苔,上面居然还有青蛙打坐。
  我被这个意外打击得心灰意冷,正在失落,不远处茅屋里走出来一位估计已逾七旬的老人, 问我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大约是看这老汉年纪大,介绍徐贵祥他很难知道,而我父亲在这里当过公社书记,几乎家喻户晓,所以陪我同行的表弟任家杰先把我父亲的大名抬出来。岂料老汉眼一瞪说,徐彦选我怎么不认识?他不是徐贵祥的爸吗?知道徐贵祥吗?在北京,作家。任家杰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作家?老汉说,你门缝里看人啊?我天天看电视,只要有徐贵祥的消息,我一准能看见。《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老汉如数家珍,末了还得意地向我们冷笑一声:知道吗?徐贵祥就是吃了这口龙井的水才出息的,听说他要回来修这口井。
  说真的,那一瞬间,我真有点受宠若惊。荒草土坯屋内,黑白电视机前,一个孤独的看井人, 一个年迈的村夫俗汉,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我是他自豪的资本, 他是我精神的盟友。为了这个因为我而自豪的老汉,我也应该写出好的作品——我们负起责任的理由,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站在井边,我沉默了很久。直到我们快要离开,老汉才似乎想起了什么,揉揉眼睛,把目光定定地落在我的脸上,嘴巴蠕动着说,未尝,未尝你就是……我说我是徐贵祥,谢谢你老人家。
  老汉神情一变,赶紧张罗烧水,要让我们喝一杯龙井茶。
  离开老街之后,我突然想,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想寻找的并不是城市,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城市遍地都是,而且越来越多,大同小异,但是我心中的老街只有一个,尽管在三十年后面目全非。但是三十年前的老街在我的心中是不死的,那绿荫婆娑、人气旺盛的古色古香的记忆, 那宽阔的河面和清澈的溪流,那永远像少女的眼睛一样明亮的月光,正是我心灵的家园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说小时候老街的生活“舒坦得像神仙”,说明了老街的人追求安逸,为下文老街的衰败做了铺垫。
  B.“我”特崇拜陶声奎,因为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时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所向无敌, 保护我们。
  C.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政府搬迁了,这是“我”离开老街将近三十年后,老街变得“触目惊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D.“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文中连用了两个“居然”,表达了“我”的意外惊喜之情。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俨然是节日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生活的单调。
  B.文章用“厚厚的青苔”“居然还有青蛙打坐”对“井壁”做了整体描述,烘托出“老街”的安详与宁静。
  C.文章釆用第一人称叙写事情、抒发情感,将读者引入情境,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我”情感的抒发。
  D.文章叙写了老街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与“现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突出文章主旨。
  8.作者为什么说“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6分)
  9.文章叙写回老街时,在“老人”身上花费不少笔墨,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