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写实能力的获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此能力,人类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观念上占有一切对象了。不过观念上占有毕竟不等于实际上占有,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①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
  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静态的绘画形象相对其生活原型而言,固然是“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却能造就更高的“真实”。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却也转瞬即逝;生猛鲜活,却也终将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生命②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正所谓“昙花一现”。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朵花、一匹马,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就不会再“死”了。
  21.请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文段里有①②两处加点的“如”字,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作文以上这幅漫画带给你怎样的启示以上这幅漫画带给你怎样以上这幅漫画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 2.B 3.C
  4.①一篇报道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旁观者会选择性地创造报道内容。(角度:报道内容的创造) ②即便专业老练旁观者,面对刚发生在眼前一事件,也很难做到客观真实地报道,而会加入个人的改编。(角度:旁观者的改编报道)③面对突发的陌生场面,人们的观察会陷入一种庞杂喧嚣的混乱状态,进而影响报道的真实性。(角度:陌生场面与报道真实性)
  5.①举例论证,第四段论证成见发生必然性时,以现代生活匆忙的现象事例予以佐证;第五段论证先入之见对感知过程的强烈影响时,使用了“他”的具体身份的事例论证。(举一例证即可)
  ②假设论证,第六段以“如果”假设“世界按照法则”的哲学样板,论证具体的描绘世界方法。(举另外一种哲学样板亦可得分)
  ③对比论证,第六段论证不同生活哲学样板对世界的认识时,使用了对比论证,来描述认识世界的结果差异。
  ④引用论证,最后一段论述艺术审查时,引用了柏拉图对诗人与诗歌观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只能作些添枝加叶的想象处理”错,曲解文意。材料第二段,原文指出,随着现场印象的减弱,本人所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并不是凭想象去描绘,而是对它进行改编。选项则强调“作些添枝加叶的想象处理”,故错。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常会经过当事人和知情者共同的有意加工”错,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为“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有意加工”主要由知情者完成,当事人参与在发生的事件中,而非“共同”。
  C.“是指那些构成人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错,范围扩大。第六段具体谈了两种生活哲学:一种强调世界应按照某种法则运行,一种强调世界运行自有规则。C项所引判断句,实际是第二种生活哲学的价值表现。
  D.“以此阻止别人发现未经他们认可的事物”错,过于绝对。原文第七段说“而且几乎总是愚蠶地试图阻止别人发现未经他们认可的事物”,应是“几乎总是愚蠶地试图阻止”,选项表达更绝对,与原文意不符。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绝大多数事实被再现时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C.《桃花源记》是作者凭借想象以虚构的形式构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富庶、和谐、美好的大同社会,不适合论证本文的观点。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作者引述哥廷根心理学会议观察实验旨在表达的观点”,结合上一段(第二段)内容可以从报道内容、旁观者、报道情况等角度加以分析。
  ①报道内容:原文“主办方预先安排了一场‘事件’”“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一篇报道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旁观者会选择性地创造报道内容。
  ②旁观者的改编报道:原文“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有24篇纯粹是杜撰了1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作为专业老练的旁观者,面对刚发生在眼前一事件,也很难做到客观真实地报道,而会加入个人的改编。
  ③陌生场面与报道真实性:原文“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他们在大厅中央停下厮打。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了一篇很负责任的报道,却使大多数人了解到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面对突发的陌生场面,时间又极其短暂,人们的观察会陷入一种庞杂喧嚣的混乱状态,进而影响报道的真实性。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原文“现代生活匆匆忙忙,五光十色,一些实实在在的差距使人们有了隔阂,……我们留心的并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性,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第四段以现代生活匆忙的现象事例佐证成见发生的必然性;原文“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他是个煽动家,啊,煽动家就是这种人物,所以他就是这种人物。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是个富翁;他是个外国人。——这与以下说法就大不相同:他是个耶鲁人,但却是个平庸之辈”,第五段论证先入之见对感知过程的强烈影响时,使用了“他”的具体身份的事例。可见其运用了举例论证。
  ②原文“如果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第六段以“如果”假设“世界按照法则”的哲学样板,论证具体的描绘世界方法。可见运用了假设论证。
  ③原文“如果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它能使我们明白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学校课本……把一种先入之见注入了此人的头脑,把另一种先入之见注入了彼人的头脑”,第六段论证不同生活哲学样板对世界的认识时,通过对比来描述认识世界的结果差异。可见其运用了对比论证。
  ④原文“那些想要审查艺术的人士,至少不会低估这种影响……就像臧否诗人的柏拉图一样——‘诗歌和诗人干扰了我们宁静的灵魂和对世界的理性判断’”,最后一段论述艺术审查时,引用了柏拉图对诗人与诗歌观点。可见其运用了引用论证。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