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前,东方文化的共同基因、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等构成了“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现实文化基础。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包括部分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东方文化具有一些共性,如儒、佛、道的“遗传基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丝绸之路绵延两千多年,运送的是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去的是贸易货物,传播的是友谊和文化,没有战争和侵略,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和平特征。东方文化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可以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的突破口,增进共建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尽管东西方之间在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国情上存在不同,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人性和人心的不同。从根本上说,东西方文化是息息相通的,都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相同的合理内核,比如都认为和平和守信是应该遵守的人类美德。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有四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并存,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延续至今,必定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容易导致误解和摩擦,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我国边疆地区与其他国家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共同渊源是我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明对话的优势,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成为障碍。地理环境影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影响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影响文化。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是典型的依靠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崇尚整体稳定,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都作为个人应该融入的对象,即“天人合一”。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多处于沿海地带,活动范围和劳动产品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喜欢贸易交换、向外探索和扩张,崇尚个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都作为个人面对的、应该征服的对象。西方文化扩张和征服的特点及其国家利益的驱动,以及部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偏见根深蒂固,使一些西方国家无法正确看待“一带一路”倡议。部分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抹黑“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成为沟通不同文化、宗教、文明的纽带。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解决国内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让各国人民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正确途径。
  “一带一路”实施中既要注重物质流通关节点的建设,也要注重精神文化交流关节点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其实最关键的是人的活动。这些人到达哪里,他们就会将其思想、精神和信仰带到哪里。特别是我国边疆地区,诸多少数民族与“一带一路”中的各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似的民俗风情、相近的文化传统。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要继续支持相关部门做好思想和文化的挖掘、阐释工作,做好爱国宗教界、文化界人士的培养、团结和教育工作,将承载这些文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文化交流的关节点。要注重在与“一带一路”上的不同地缘板块、不同利益诉求、不同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接触与互动中,发挥软实力的润滑和沟通作用,释放正能量,消解负能量。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吸引力在于,它既包括中国产品,更包括中国理念及中华文明。今天的“一带一路”更要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思想。我们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我们需要把这种文化认同传播出去,充分发挥中国“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媒体是文明对话最直接的渠道。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对外传播的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媒体的交流合作。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媒体发展需要搭建平台,增加专业人员,更新传播技术。中国可在平台搭建、人员培训、技术援建、内容提供方面有更积极的作为使中国元素、中国视角融入当地媒体的内容中。鉴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我们应将互联网作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重点突破口,在内容和形式上根据互联网的特性量身打造,适应当地用户需求,争取影响年轻一代。此外,还可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国际组织的多边对话、政府机构的双边对话、非政府组织的民间对话、智库的“二轨”对话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对话。
  (摘编自王眉《文化视域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新路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国情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和人心有着明显不同但各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内核。
  B.重视农业的中华文明把个人融入自然和他人中,而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把个人隔绝于自然和他人外。
  C.“一带一路”成为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解决国内和国与国之间矛盾的正确途径。
  D.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媒体发展需要,我国可在搭建平台、人员培训、技术援建等方面提供支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应借鉴古丝绸之路,在进行货物贸易时也传播中华文化,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B.我国边疆地区是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明对话的关节点,要发挥少数民族群众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生力军作用。
  C.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争和侵略,而是瓷器、丝绸等货物和善意、友谊、和平守信等共同价值观的传播,
  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D.我国在互联网传播中融入中国元素,就会吸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年轻一代认可“一带一路”,并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B.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C.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
  D.加大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落实绿色投资原则,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
  4.原文第二、三段中使用“大走廊”“纽带”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五十多个巴 金“走罢,这儿不是我们立足的地方。”大家这样嚷着。各人把身边的一个小包袱挂在一只膀子上,另一只手里提了一点东西,陆续走出了那个茅棚,并没有一点留恋。
  在一条狭小的土路上,他们大步走着,人数是五十多个。天是个阴天,从昨夜就刮起北风,也有人想到会落雪。但是他们不能够再在这个村庄里住下去了。
  这行程并不是最近几天里才开始的:半年前洪水淹没了他们的故乡,冲去了这一年的收获;过后大兵又经过那村庄,带走了剩下的一些东西,烧掉了一些房屋。每个人只剩了几件衣服,两只空手,一条性命。于是他们含着眼泪离开了故乡,这村庄在从前曾经被他们大家当作父母般地热爱过。
  他们就这样走上了漂泊的路途。他们经过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一座山又一座山,在破陋的茅棚里,在草枯了的原野上,在叶子整夜战抖的树林中,拾了大堆的枯叶铺在地上,卸下了小包袱,拿出可以当作被褥的东西裹住了身子,就这样地度过了寒冷的夜,一夜,两夜……夜晚永远是寒冷的,周围的一切也都是;温暖的只有他们的心,但是渐渐的心也有点儿冷了。
  “歇歇罢,住下来罢!”每个人的心里都叫出来这样的呼声。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然而有几个人却说了:“走罢,再往前面走罢!”这也是众人的呼声,
  他们由一条蜿蜒的土路渐渐地转到山坡上去。路是曲折的。天依旧阴沉着,风刮得更急,空中飞扬着砂石。五十多岁的张公公两次在山坡上滑倒了,他躺在路上,弯着身子,喘着气,花白胡须上粘了唾涎,尘土盖满了他的瘦脸,眼睛半开着,眼光失神地望着天空。一些人停了脚步围着来看他,帮小王把他扶起来。小王扶着他慢慢地往前面走,他们两个人便落在了队伍后面。
  他们依旧吃力地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成了一根曲折的长线。人数是五十多个。
  雪花开始在空中飞舞,飘到了一些人的脸上、手上。“落雪了!”大家吃惊地叫着。无数白色细点弥漫在空中,渐渐地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像有什么人撕碎了几床破棉絮从上面撒下来一般。
  下山的路本来是比较容易走的,然而路面已经湿了,后来就成了泥泞,雪垫起来把满山都染成了白色,树木也盖上了雪花。周围是静悄悄的,没有别的行人,望过去前面白皑皑的一片,山脚下有些人家也被雪掩盖了,只有一条小河还在发亮。
  他们口里嘘着气,用手拂拭脸上的雪花,时时把红肿的手放在嘴唇边吐热气来使它们暖和。
  他们只管往前面走,没有吵闹的声音,两三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或者一个紧跟着一个,这样成了一个长列,在白的雪地上慢慢地走着。天空更加暗淡夜在张开它的网罗。前面是森林,天完全黑了,小孩的哭声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火,火!亮!……”先是一个孩子的声音,接着许多人在叫。但是火柴被雨和雪弄湿了,
  “走罢,我们走快点,没有亮也要走!”一个雄壮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来,那是铁匠冯六的声音,这个高大的壮年汉子,他的声音压倒了一切。
  “好。”两三个人答应着,以后就不作声了,然而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起了同样的回应:“走罢。”
  “看,前面不是灯光?快走!”铁匠冯六的声音又响起来,依旧是十分雄壮,压倒了风和雪。
  “是啊,灯光!”每个人在心里应道。然而在前面并没有灯光。
  在队伍后面的张公公已经不咳嗽了,也没人注意他。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人挟着他走。
  “我走不动了!歇歇罢。灯光,为什么灯光就没有了?”木匠阿四哀求似地叫道。
  铁匠冯六把头抬起来望着顶上露出的一段天空,天空是深沉的,黑暗的。一些白的雪花在他的头上飞舞,冷冰冰地落在他的脸上。
  “走啦,大家在一块儿,五十多个,还怕什么?我们有的是力气!”那些人差不多说出了同样的话。
  “那么我们就走罢!”铁匠冯六用坚决的声音说。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加一句:“我相信夜就要完了。”
  在他们的周围依旧是黑暗的夜。
  “走啦!”铁匠冯六用了全身的力量在跟疲倦斗争,他粗暴地叫起来。“赶快走,前面就是村庄了!”其实村庄是在他的心里。那里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他走进一家铁匠铺,拿起一个大铁锤,向着一块炙热的红铁打下去,好家伙!火花四面溅……
  赶快走,赶快走,不到死,不罢休。我们有的是胆量,我们有的是力气……
  他用了粗暴的声音和山歌的调子唱出这几句话,他觉得身子比先前轻松了些。
  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接着唱起来,几个孩子也唱了,后来大部分的人都唱了。大家都感觉到这时候从什么地方来了一股热气。他们忘了黑暗,忘了困苦,忘了疲倦。他们永远唱着刚刚产生的简单的歌……
  于是天亮了。没有风。树林留在后面。在他们的眼前是一片白皑皑的田地,雪在地上发光。一个美丽的村庄躺在他们的脚下。一些人家的屋顶上冒出了灰黑的烟,从雪堆里冒出来直往上爬。另一些人家里送出了雄鸡的啼声,他们望着这个村庄叹了一口气,淌出眼泪来了。
  铁匠冯六望着那个村庄,眼睛里发出光来。他回过头来捏紧拳头,用眼睛计数了同伴的数目,安慰地自语道:“还是五十多个,有手,有脚,有胆量,有力气。”于是他微笑地对他们说:“我们快往前面走罢,村庄就在面前了。”
  1932年冬在上海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十多个“陆续走出了那个茅棚,并没有一点留恋”,体现了他们离开时的心情是决然的,在这里他们已经无法生存。
  B.在漂泊之中,众人的心绪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们因为身心疲惫,想要停歇;另一方面,他们被现实所迫,不得不继续一直往前走。
  C.铁匠冯六是五十多个的精神领袖,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总在人们濒临绝望的时候用鼓舞的话给人带去希望,虽然有时甚至是谎言,
  D.铁匠冯六心中的村庄“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这不仅是他向往的村庄的样子,而且是他向往的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下山途中,众人看到了“前面白皑皑的一片”以及“一条小河还在发亮”在艰难行走之时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暗示着前途的光明。
  B.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如人们想着看到了灯光,然而前面并没有灯光。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环境的恶劣。
  C.虽然饥饿和寒冷时刻威胁着五十多个生命,但作者仍让他们不断行走,这不是因为他们身体强悍与善于忍耐,而是精神上的强健与不息
  D.小说特意整体虚化了人物形象的刻画,忽略了复杂情节的打造,但五十多个顶风冒雪、携手搀扶行走的场景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8.小说在叙写中多次强调“五十多个”,请分析其用意。(4分)
  9.巴金曾说:“我虽然不曾给当时的读者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可是我相信;往前进,就不会灭亡”“一直往前进,就会找到出路,见到光明”。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情节发展推动主题的呈现的。(6分)
  语文试题第7页(共12页)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