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追求健康、享受健康是一件愉悦自己的事”。可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新生代青年不注重健康管理,虽然年纪轻轻,却脆弱到“一碰就坏”的地步,出现“脆皮现象”。这种“脆皮”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 2.D 3.B
  4.①体现了文章科学、严谨的语言特点,更具有说服力;
  ②直观具体地呈现臭氧洞的面积之大,更易引发关注。
  5.①加强国际协作。各国签署议定书形成合力共同保护臭氧层让臭氧洞的修复产生了希望。
  ②借助科技力量。运用有效的科技手段分析臭氧洞的成因、变化等增强了修复措施的有效性。
  ③坚定打好持久战。持之以恒地关注臭氧洞的修复工作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臭氧洞的修复进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臭氧洞面积最高记录约600万平方千米”错误。由原文“2020年3月,北极地区再次形成了更大的臭氧洞,此次臭氧低值区域面积约600万平方千米”可知,约600万平方千米是2020年3月北极地区形成的臭氧洞臭氧低值区域面积,而不是最高记录。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已经危及到火地岛和圣克鲁斯的南部地区”错误,过于绝对。由原文“南极臭氧洞最大面积出现在2000年9月9日。面积达到创纪录的2990万平方千米。如此大规模的臭氧洞已经能危及到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和阿根廷圣克鲁斯的南部地区”可知,能产生这种危害的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
  B.“《蒙特利尔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唯一最成功的国际协议’”错误,于文不符。由原文“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盛赞《蒙特利尔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唯一最成功的国际协议’”可知,《蒙特利尔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唯一最成功的国际协议”是安南的观点。
  C.“……在热带与两极之间输送”错误。由原文“这一环流圈的增强,会将热带地区富含臭氧的空气输送到两极,并通过向下输送,将臭氧层中损耗臭氧的物质输送到低层大气,最终有助于臭氧损耗物质的清除”可知,是将臭氧和臭氧损耗物质从热带输送到两极。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四段的观点是为了应对臭氧层损害带来的环境危机国际社会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南极臭氧损耗依然严重,人类恢复臭氧层的努力仍处于艰难阶段。
  B.选项是说全球已经极少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但是臭氧层仍然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人类还需要做出更多地努力。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能力。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讲究科学性和严谨性,本文在介绍臭氧洞面积时列举了大量的数字,体现了文章科学、严谨的语言特点,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在介绍臭氧洞面积时说到“1992年和1993年,臭氧损耗非常严重,平流层部分区域臭氧浓度下降了99%。1998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观测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连续100天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同年9月的空洞最大面积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2790万平方千米”“2020年3月,北极地区再次形成了更大的臭氧洞,此次臭氧低值区域面积约600万平方千米,几乎达到3个格陵兰岛的大小。其中,符合臭氧洞标准(臭氧总量数值低于220DU)的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千米”,采用了列数字的形式,直观具体地呈现臭氧洞的面积之大,更易引发人们关注。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为了制定具有实质性控制措施的新协议。1987年9月1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五项氟氯碳化物和三项哈龙的生产标准、使用控制基准、淘汰时间表、贸易做了严格的管制规定”“目前,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可知,各国签署议定书形成合力共同保护臭氧层让臭氧洞的修复产生了希望,所以,应对重大环境问题应加强国际协作。
  由原文“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他们利用卫星、探测器、模型等手段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可知,运用有效的科技手段分析臭氧洞的成因、变化等增强了修复措施的有效性,所以,应对重大环境问题应借助科技力量。
  由原文“通过观测和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了解臭氧洞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为未来更有效地保护臭氧层提供科学依据”可知,持之以恒地关注臭氧洞的修复工作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臭氧洞的修复进程,所以,应对重大环境问题应坚定打好持久战。
  6.C 7.D
  8.示例一:选择“中国女兵”理由:①“中国女兵”这个标题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情节也围绕女兵的抗日事迹展开。②本文写了三个中国女兵,但通过这个标题有利于引导读者联想到中国女兵的群像。
  示例二:选择“为正义而战” 理由:①“为正义而战”是主人公水姐的话,突出了水姐的形象。②“为正义而战”突出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9.(1)三个叙事层次:①孟嵋、丁医生发现、谈论小册子的故事。②“我”讲述的自己的故事。③“我”讲述的水姐和小木的故事。
  (2)效果:①增强了叙事的艺术性、真实性、复杂性;②多视角叙述故事、表现人物,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③呈现多元感受与多元评价,增强小说的立体性。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没有过多埋怨,因为他们也是勇敢的战士”理解不当,原文有“实在是太艰难了”,不埋怨是因为“我”能理解当时的情况太过艰难,想要甩掉“我”实是出于无奈。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D.“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分析不当,原文有“医院前面有一条小溪”,此时“我”已经护士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是童年了。应是对过往的护士工作的回忆。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题目意蕴和作用的能力。
  文章题目分析题,首先可考虑题目本身的意义,是否运用了技巧,再考虑和内容、人物、主旨的关系等。
  选择“中国女兵”。内容上,文中主人公“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女战士,涉及的孟嵋、水姐、小木也都是“中国女兵”,这个标题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情节也围绕女兵的抗日事迹展开;
  本文提到“我是一个女兵,一个中国女兵”,具体写了“我”“水姐”“小木”三个中国女兵,这个标题既呼应文中的“中国女兵”,又有利于引导读者联想到中国女兵的群像,升华主题。
  选择“为正义而战”。“水姐平时就话少,当时只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们为正义而战’”“水姐渐渐呼吸困难,抓住我的手,一字一字地对我说:“你要让人知道,我们都是爱国青年,我们为正义而战”,“为正义而战”是主人公水姐的话,文中两词提到这句话,再以之为题目,可以突出水姐这一人物形象;
  “抗日战争爆发……本来就没有家,难道还要失去国吗”“不抗日还活着干什么?”,“为正义而战”对应抗日战争,因为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所以爱国的女兵们能无惧牺牲,这一题目突出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叙述层次及效果的能力。
  分析小说叙述层次要把握情节,缕清结构。分析效果可从充实内容、人物塑造、生动情节、阅读感受等方面考虑。
  (1)三个叙事层次:“这一天,孟嵋到病房给丁医生送材料……她发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孟嵋开门,默然把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丁医生……丁医生抬头望着窗外,“她是一个女兵,我竟不知道她的名字”,孟嵋、丁医生发现、谈论小册子的故事;
  “我是一个女兵,一个中国女兵,我就要死了……我又想起那条小溪”,“我”讲述的自己的故事;
  “一直和我在一起的是水姐,她比我大两岁,文化水平比我高,她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是一个出色的护士”“有一个很小的女孩,又黄又瘦……我们叫她小木”“小木没有回来,她永远消失在大森林里……再后来水姐也死了……水姐是二十二岁,小木是十八岁”,“我”讲述的水姐和小木的故事。
  (2)效果:孟嵋发现小册子,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和别人的故事,构思巧妙,增强了叙事的艺术性、真实性、复杂性;
  “文字到这儿忽然断了。孟嵋勉强忍住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丁医生很快看完那几页文字,说:‘她是我到这里最初接触的病员’”,以孟嵋及丁医生的第三人称呈现故事;“我走得很慢,拖住他们的脚步,真是一个累赘。我恍惚中听见他们谈话”,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多视角叙述故事,多侧面塑造人物,使人物更生动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我”叙述故事,对战友及救助自己的人有相关的感受和评价;“文字到这儿忽然断了。孟嵋勉强忍住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她的病很重,每天还要拼命写字。我们劝她不要写了。她断断续续地说……丁医生抬头望着窗外,‘她是一个女兵,我竟不知道她的名字’”,孟嵋和丁医生也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多层叙事,呈现多元感受与多元评价,增强小说的立体性。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