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法国历史学家勒高夫研究中世纪欧洲的时间后,提出了“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两个概念,以说明中世纪社会是一个由教会和教士掌控时间、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屈从于教堂钟声的社会。
  公共报时古已有之。但在欧洲,从古代到中世纪,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报时不多。城门的开和关,需要权威的报时信号。中世纪的城市还实行宵禁,相关的时间信号也需要广而告之。由于从早到晚有多次神圣的礼仪活动,教会和修道院都制定了明确的作息表,到一定的时候,教堂就会鸣钟报时。报时当然是为修道院内部的统一行动服务,但报时的钟声会越出修道院而传遍所在的村社。因此,教堂的钟声很自然地成了世俗生活的时间参考。
  但是,随着工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人需要有适合工商业活动的时间安排。结果,在城市里,在一些公共建筑物上,比如在市政厅和塔楼上,世俗当局安装公共时钟,形成了与教堂的钟塔相对的城市景观。代表工商业者需要的时钟时间是世俗社会的时间,“商人时间”开始取代教会时间。勒高夫认为,这一变化体现了城市共同体运动在时间领域中发生的一场“伟大革命”。
  在勒高夫之前,从未有人从时间的角度观察过那个时代欧洲社会的变化。他的研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人们的观念中,“教会时间”和“商人时间”仿佛成了中世纪欧洲社会和近代欧洲社会的两个标签。而在时间观念的演变方面,这两种时间似乎呈现了前后相继的线性发展过程。不过,勒高夫对这一变化的叙述却显得简单。首先,教士时间与商人时间并非对立,它们长期共存。世俗的钟声与其说是取代教堂的钟声,不如说是一种补充。其次,在城市中,以工商业为主的世俗活动越来越重要,专门为世俗生活提供时间信息成为必要,特别是在工商业城市,经济生活的节奏具有摆脱对教士时间的依赖的趋向。自14、15世纪以后,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法国北部、英格兰南部和德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市政厅、广场、市场、码头等地方建起了钟楼,高高的钟楼与教堂的塔楼遥遥相对,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为市民和工商业从业人员获取时间信息提供便利。那时,教堂的钟声和世俗社会的公共报时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中世纪以后欧洲城市上空的乐章。
  时间不是独立的存在,不论是教会时间,还是世俗时间,都与现实社会相适应,它们起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丰富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多重的时间节奏,它们都借由钟声得以表达。钟声的社会意义由时间的社会性所规定。当一群人共同从事一项活动,时间就起到了协调行动的作用,而报时的钟声就是集体行动的信号。在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的钟声主要服务于修道院内部的集体行动;教区教堂的钟声为辖区内的信徒提供做礼拜的时间信号;而城市公共时钟则服务于城市社会的每一个人,人们根据各自所需的报时信号,参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
  摘编自俞金尧《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
  1.下列对“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是勒高夫在研究中世纪欧洲历史后提出的概念。
  B.从“教会时间”逐步演进到“商人时间”,这是一个前后相继的线性发展过程。
  C.在“教会时间”占优势时,人们常依据教堂和修道院的钟声来安排世俗生活。
  D.随着工商业活动发展,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共时钟,商人时间开始取代教会时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直接点明勒高夫提出的“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两个新概念。
  B.文章简要介绍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生活,使读者理解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的含义。
  C.最后一段列举修道院、教区教堂、公共时钟,说明了时间源于现实、服务现实。
  D.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出一定倾向性,他更倾向于肯定“商人时间”的进步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城市出现公共时钟前,欧洲没有公共报时,人们只能依靠教堂钟声获得时间信息。
  B.教会和修道院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定时敲响钟声是为了方便内部人员的统一行动。
  C.14、15世纪的欧洲乡村,生活节奏比较缓慢,“教会时间”有可能占据优势地位。
  D.为了对抗教会时间,市政厅、广场等处建起了公共报时钟楼,与教堂塔楼遥遥相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淀粉主要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左右。业内专家称,这一人工合成淀粉速率大大提高,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新的科学基础,也将为未来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开辟崭新道路,使未来淀粉的工业化生物制造成为可能,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人工生物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影响世界的重大技术。该技术还有如下意义:节约90%的耕地和淡水;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思路。
  环球网《中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三:
  自然界中,玉米等农作物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但是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左右。研究者最关键的工作,在于设计了一条全新的人工合成路线。它只需要11步核心生化反应,就可以完成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
  他们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C1)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缩合成碳三(C3)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缩合成碳六(C6)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Cn化合物)。
  反应路线的设计从理论计算开始,研究者以甲酸(或甲醇)作为起始反应物,通过计算机分析起草了可能的反应路线。这听起来似乎轻松,但此后的调试和优化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因为即使是理论上可行的反应路径,在现实中也常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例如不同催化酶的难以适配),导致实验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将整个淀粉转化的过程拆分成了四个模块,并将这些模块逐一进行优化。他们在31种生物体的62个催化酶里筛选出了10种,去参与11种最优转化反应,使得每一步都最有效、最高产。这样一来,他们就得到了人工淀粉合成路径的1.0版本。在后续的研究中,作者们又对初始版本进行了改进,利用各种工程修饰的酶提升反应的转化率,由此得到了2.0版本的反应路径。
  ……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不需要依赖农耕,直接用空气制造粮食和工业原料,真正实现“西北风喝到饱”呢?在这项研究中,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自然渠道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确实为实现高效的工业化淀粉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作为实验室产出的初步成果,还需要科学家们持续的优化和推动,才能让这项技术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一方面,在工程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工程设计方面还有问题要解决;另一方面,就经济性而言,从控制过程成本初步计算,只有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电能利用效率再提高数倍,淀粉合成的碳素转化速率再提高数十倍,才能与农业种植竞争。只有人工合成淀粉的经济可行性能与传统农业生产比肩甚至更高,才有可能让工业车间生产模式完全取代植物原料的提取,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的同时,降低人类生产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果壳网《用空气做馒头?我国首次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4.对人工合成淀粉流程表述正确的一项( )
  中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二:材料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粮食生产严重受制于土地等自然条件,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出现,使人类不再依赖农耕。
  B.漫画中科学家将 变成淀粉,凸显了该技术相较于自然状态下获取粮食的效率优势。
  C.漫画将 着重画出,突出了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
  D.该成果研究过程需要突破种种难题,这显示了中国科学家勇闯科学“禁区”的勇气和能力。
  6.同写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