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5.C
  16.诗歌尾联是说,诗人想到亡妻,想象着自己正与亡妻共语,而亡妻此时也不自觉地唱起《起夜来》的曲子,表达对诗人的思念。明明是诗人思念亡妻,而诗人却说是亡妻思念自己,思念之情从对方写起,使情感更加沉痛,更见出作者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
  【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颈联以静衬动,正是室内环境的凄清冷寂……”的说法错误。应是“以动写静”,衬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孤独。因为如果在风雨喧嚣的不宁静的夜里,是不会觉察出“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的。而夜愈是寂静,愈是感到寂寞孤独,因而听到声响后才“展转”“惊猜”。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理解诗歌评价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尾联分析理解李商隐的诗歌所体现出的“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艺术特色。
  首先要懂得“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句话的意思,即诗人的内心、神思已经飞往自己描摹的对象上去,然而表达出来的却是对方的口吻。
  再结合本诗尾联“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进行分析。这一联的意思是:背着灯光独坐,诗人像在与亡妻共语,而妻子不知不觉地低声唱起了《起夜来》的古曲。这一联是诗人由现实中的寂寞愁苦、辗转难眠进入神思渺然、恍恍惚惚的状态中,诗人感觉妻子似乎还在人世,余香依旧、枕边夜话,这些都是诗人的神思完全飞往妻子、过度思念妻子的表现,即“心已神驰到彼”。
  再看诗人采用“悬想”或“对写”的手法,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妻子,而是写妻子如何想念自己,还唱起专门表现妻子思念丈夫的古曲《起夜来》,这正是“诗从对面飞来”,这种表达更能体现诗人对妻子情感的深厚与依恋。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7.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皭、滓、刃、勋、暧、墟、啭。
  18.B 19.①适度赖床 ②这是不可取的 ③赖床醒来之后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处的“我们”是泛指。
  ACD三项的“我们”均为特指。
  B.“我们”为泛指。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由“可以让身体有一个从沉睡到清醒的过渡……”可知,后文说的是“赖床”的好处,再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适度赖床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刻钟”的提示可知,此处可填:适度赖床。
  ②由“因为,人体的睡眠周期每90分钟循环一次。如果早上自然醒来,继续赖床,就会重新进入一个90分钟的睡眠循环,所以赖床30分钟或40分钟醒来后,反而会让人变得无精打采,甚至还会头晕恶心”可知,后文说的是“醒来之后还要再睡上半小时左右”的不良影响,由此可知,此处可填:这是不可取的。
  ③结合“如果赖床,就会造成大脑皮质过长时间的抑制,从而导致大脑的供血不足”的语境及后文“就会感到头昏脑涨,没有精神”的提示可知,此处可填:赖床醒来之后。
  20.①结构相同,均以间隔叠词的方式构成,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②表现了作者对舞龙习俗的热爱。
  21.①原句一一罗列龙的各个部位,次第呈现出完整、生动的龙形象,更有动态感;
  ②这种列举凸显了稻草龙灯制作的精细与复杂,更能传达对传统手艺的喜爱。
  22.第②处,修改为: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表演)。
  第⑤处,修改为:共同营造了湘南乡村欢快祥和的年俗娱乐氛围。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结构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活灵活现”“龙子龙孙”“挨家挨户”,在结构上属于ABAC式的叠词,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在语段中,用于写龙灯的形象逼真、气势不凡,写人热衷于舞龙活动,以龙为尊的自豪,表现了对舞龙习俗的热爱。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
  龙子龙孙: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挨家挨户:指每家每户,户户不漏。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龙首”等几个带“龙”字的词语,依次推进,表现了“渐渐”的制作过程,表现了龙灯制作的精细与复杂。
  龙的各个部位,依次涌现,富有动态感,生成龙的形象,生动可感。
  在一一罗列中,如数家珍的介绍,也流露出喜爱之情,这是对中国传统制龙灯艺术的由衷赞美。
  改句把这部分列举去掉,言简意赅,但是缺少了情感和韵致。
  作答时,从龙的形象和对传统手艺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改句效果欠佳的原因。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②处,“精彩纷呈”与“表演艺术”搭配不当,删掉“表演艺术”或“艺术”。
  第⑤处,成分残缺,“营造”后缺少宾语,在“娱乐”后加“氛围”。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亮出观点,关键句是“需要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精彩,还需要一个可供培养情绪的渐进境界”,我们可以把“最后的精彩”当作成功、结果,把“渐进的境界”当作过程,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都不能仅仅在意最后的成功或者结果,也应该在意过程,在意过程中的体味、感悟,生命的丰盈就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之中。材料以观看小说或者影视剧为例进一步解说,并以浮沫作为比喻,告诉我们,前面的“浮沫”很重要,失去了这些“浮沫”,结果或者不如预期,或者让人感觉大打折扣。这更进一步说明,前面的过程很精彩,很重要,只有过程走好了,最后精彩的结果才能水到渠成。
  材料意在启发我们,不能只在意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忽视了过程中的感悟。过程走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思想在里面,即使最后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但走的过程中,在渐进中的努力、感悟都是可贵的收获。因此,对于“成功”的定义不能太狭隘。
  写作时可以概述材料,引出观点。然后先写人们的惯常思维,盯着最后的结果,结果精彩就觉得万事圆满,结果不如预期就定义为失败;然后写这种观点的谬误,强调过程,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可以以试错为例进行论证,如果没有前面试错的过程,怎会有最后精彩的结果?正是过程中积攒的经验或者教训,让最后的结果精彩;再回到现实,告诫青年,盯着结果没有错,但也不要忽视过程的价值,哪怕最后结果是失败的,在渐进的过程也会有精彩的收获。
  立意:
  1.渐进更能充分地领略美好。
  2.重视过程,收获精彩。
  3.过程丰盈,结果精彩。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