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3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3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1 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学术史可以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代”学术延续了几千年,形成一套中国话语体系和研究方法;“近代”学术起于西风东渐。明清以来,中国日趋封闭,其思想与学术也日益僵化,19世纪中叶,西方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为救亡图存,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随后,中国人大规模引进西学,开始了中国学术的彻底转型。这对打破中国学术封闭的状态,对改变国人观念、推动中国转型作出了贡献。
  中国学术引进西学的同时,也助长了一种新的思想定见的形成,即凡是西方的都是“进步”的,凡是中国的都是“落后”的。因袭照搬西方话语,也就成了中国学术“进步”的标志,造成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越来越“西化”。现在,中国学术已基本纳入西方模板,就连“国学”也差不多放到西方的框架和方法中去研究了。这不是说,中国学者不在做中国学术,而是说,有更多的中国学术变成了西方学术的传声器:套用西方方法.论证西方结论,用西方语言说话,甚至直接重复西方话语。
  无疑,我们对西方学术仍需要关注,抱虚心学习的态度,但无论是学习借鉴还是交流对话,都不能迷信盲从。西方学术中最值得赞赏的是它的独立思考与批评精神。西方人在不断批判自己:康德批判、黑格尔批判、“工业资本主义批判”,等等;通过批判前人,后人成就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体系。设想哪一天,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例如“哈贝马斯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这样的作品,即便它显得幼稚,也是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学术要求思考,思考是批评的第一步。中国学术不能再人云亦云,不能再唯“外”是从了。现在缺少的正是思考,是在思考基础上的分析与批判,这是当前中国学术最大的障碍。现在的中国学术不是无知,而是没有自信,中国学术应当构筑自己的话语了!
  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也有一百多年学习西方的经验,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可以互补,其理论和方法各有所长。比如,西方的逻辑是非此即彼,中国的思路是相生相克;西方主斗、以力克人,中国主和、以柔克刚;西方重“法”,中国尚“德”;西方趋“利”,中国劝“义”……这些都是差异,但现代社会走到今天却已说明:若将东西方文明联系起来,取长补短,则能更加赐福于人类。例如,先秦时期“合纵连横”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当今社会中的外交活动不无启发意义。
  中国的历史资源和学术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产,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却被忽视或丢弃了。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学术和社会的角度看,则不免片面,应该予以纠正。构筑中国的学术话语需要利用多种资源,包括中国自己的资源,也包括从中国之外获取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封闭不可取,思考更重要,盲从要不得,独创是目标。
  (摘编自钱乘旦《中国学术要构筑自己的话语》)
  1.与中国“近代”学术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近代”学术起于明清,那时中国封闭,其思想与学术也日益僵化,后来中国大门被西方用武力打开。
  B.“近代”学术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学术以前封闭的状态,并对改变国人观念、推动中国转型发挥了作用。
  C.“近代”学术越来越“西化”,源自西方的都是“进步”的,中国的都是“落后”的这种思想定见的形成。
  D.“近代”学术忽视或丢弃了中国的历史和学术宝贵资源,是片面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学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近代”学术却基本纳入西方模板,这是历史的倒退。
  B.假如中国学术界出现了批判白己或批判前人的作品,即使是幼稚的,那也是中国学术成熟的一种标志。
  C.中国文明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长于西方,如“以柔克刚”“尚德劝义”,它们在现代社会中能够造福人类。
  D.中国学术要发展,封闭固然不可取,盲从也是要不得,而是要利用多种资源,要独立思考,要有独创。
  3.结合文本,谈谈中国学术应如何构筑自己的话语。(4分)
  答: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欧阳修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县吏。吏无远近,皆望风恶民言水旱,一以农田敕限.甚者笞而绝之。
  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于是遣吏四出视诸县。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最后视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天子闻之恻然,尽蠲畿民之租。
  余尝窃叹曰: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雨降于天,河溢于地,与赤日之出,是三者,物之易见也。前二三岁,旱蝗相连,朝廷岁岁随其灾之厚薄,蠲其赋之多少,至兵食不足,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是在上者之爱人,而仁人之心易恻也。以易知之近,言易见之事,告易恻之仁,然吏一壅之,几不得达。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日之易见者何数!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下有思告之苦不得通于上者,吏居其间而壅之尔,可胜叹哉!
  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讵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事有隐畏者何限,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而民之志得不壅而闻于州,州不壅而闻于上,县不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
  王君圣纪主簿于其县。圣纪好学有文,佐是县也,始试其为政焉,故以夫素所叹者告之。景佑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望风民言水旱 恶:讨厌
  B.甚者笞而之 绝:死亡
  C.其赋之多少 蠲:免除
  D.有缓急,近而易知也 缓急:紧急情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朝廷举田令,约束州县吏 利乘便,宰割天下
  B.然言否十七八 廉颇,赵之良将也
  C.令主簿、尉三人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D.州不壅闻于上 吾尝跛望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京畿地区发生水灾后,朝廷免除百姓巨额租税;接着发生旱灾,朝廷采纳三司建议,颁布法令,官员便严格按照规定收税。
  B.京畿百姓因无法忍受上级官吏对田赋的逼迫,一再向上级告状;皇帝委派官员实地调查,了解到实情,免除了百姓的赋税。
  C.作者认为京畿附近遇到急难之事,朝廷容易了解处理,像远在千里之外的扶风县朝廷便难知难见,情况疏通关键在地方官。
  D.本文是带有政论性的赠序.作者揭露官吏见风使舵而不体恤民情,赞誉皇帝圣明仁慈,对王圣纪任职为政寄予期待和勉励。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
  译文:
  (2)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日之易见者何数!
  译文: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