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打醮(zhàn) 槲寄生(hú) 渣滓(zǐ) 缂丝(kè)
  B.洗马(xiǎn) 桀骜(ào) 喋血 (dié) 赵佶 (jié)
  C. 立仆(pū) 浸渍(zì) 萌蘖(niè) 综合征(zhēng)
  D.赭衣(zhū) 强颜(qiǎng) 缧绁(léixiè) 愠色(w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奉诏奔弛 过蒙拔擢 门衰祚薄 生当殒首
  B.绳头微利 气息奄奄 人命微浅 珊珊可爱
  C.长歌当哭 对诊下药 无所适从 物阜民丰
  D.淡烟暮霭 矜持作态 黯然失色 皓皓之白
  3.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
  (1)我虽然力求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2)就某一种________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________的。
  A、严谨 狭隘 趋势 B、审慎 狭窄 趋势
  C、审慎 狭隘 趋向 D、严谨 狭窄 趋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钱学森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科技奇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即使国外专家也不能不赞一词
  B.“赛在北京,游在山西”,2008年山西省借助在奥运旅游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C.科技引领水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D.他这个人特别注重实际情况,从不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断言。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品格真是卓尔不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选择性与季节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
  D.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稻草人》、《倪焕之》等。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B.《斑纹》主要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等。文中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指的是一切存在。
  C.《南州六月荔枝丹》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
  D.《报任安书》司马迁在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7、下列有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 最终 B. 臧获 古代对奴婢的鄙称
  C.莞尔 微笑的样子 D.汶汶 玷辱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
  B.流俗之所轻也
  C.臣具以表闻
  D.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是以见放。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0.下面是赵老师在家接听学生来电时的回话,请据此补写出这位学生在电话中说的话。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 4 分 )
  你好!我是赵老师。不晚,我还没有休息。你有什么事,慢慢说。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你的语文基础还是不错的。不要灰心,分析一下原因。作文偏题了,得分低是正常的,你自己明白就好了。明天中午你带着试卷来我办公室,我们再具体分析。(4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并做简析(4分)
  记者问:《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糖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渍蹭到你身上,那就更是“悲剧”了。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落在地上,不但容易使乘客滑到,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缆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共10分)
  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的话题。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整理。“大数据”概念是“信息”概念的3.0版,主要是对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爆炸情境的生动描述。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这类媒介上。2007年,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其余都是数字数据。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98%。面对数字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会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方式。
  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15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续。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确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体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车产理念,沿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12.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据规模巨大,信息严重过剩,总量已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值而成为社会的负担。
  B.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相反。
  C.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
  D.“机械复制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的不确定性。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占有信息越多越好、越有力量的认识,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改变。
  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数字化信息的失速狂奔。
  C.从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2013年超过98%,说明了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
  D.将印刷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表明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根据文意,写出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两点建议。(4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