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春声和春深》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春声和春深》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907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419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1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12-26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 选文题目:春声和春深 作者:林斤澜 体裁:散文

试题内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春声和春深林斤澜我写过北国的春风。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木头梁柱“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春风告退。忽又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龇着白牙。
  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地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这是春声。
  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
  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濛濛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
  这是长了。
  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遇上个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这是深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由北国春风来势迅猛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变化写起,然后宕开一笔,由“爱”写到最喜江南“无声”的春天,与前文“有声”形成对比。
  B.作者用拟声词“苏苏苏”“沙沙沙”描绘自己和弟弟听雨的不同感受,这是因为两人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其对故乡的记忆和感情同样深刻。
  C.作者综合时空角度,选取多个地点写映山红,强调其绽放空间之广;写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过程,突出其开放时间之长。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文章以“春之声”和“春之深”为描写对象,可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收束时,都言有尽而意无穷,思乡之情满溢文字,引发读者共鸣。
  8.文章后半部分着重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是“长”,作者说“‘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那么题目是否可以改为“春声与春长”?试简要分析。(6分)
  9.你所在的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查阅名家评论发现,茅盾认为“林斤澜的风格表现在炼字、造句上,也表现在结构上”,请结合茅盾的话,写出你的短评要点。(6分)

试题答案:

7.【答案】B
  【解析】“但对故乡的记忆和感情同样深刻”错误,根据“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可知,作者与弟弟对故乡的记忆不同。
  8.【答案】
  不可以。①“长”只从时间角度说明江南春天漫长,属于客观介绍;“深”除表达时间长之外还有世事变迁之感,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年生活的怀念,也暗含在故乡少年时成长起来的报国理想。
  ②“深”还写出了江南的春天,无处不在,漫天遍野,突出了空间之广,尤其是体现了映山红的生命力,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憧憬。
  ③“长”对作者感情的抒发显得平淡机械;而“深”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留恋、思念,发自肺腑,一字之别,情感深浅毕现。(每点2分,大意接近即可。)
  9.【答案】
  ①炼字上,文章多用叠词、拟声词,如用“卡卡”“砰砰”形容风雪之声,用“沙沙沙”“苏苏苏”形容雨声,状物细腻,描绘自然,特征鲜明,增强语言韵律感。
  ②造句上,文章整散结合,写“春声”时善用短句,写“春深”时善用长句,显得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情感贯通又灵动丰富。
  ③结构上,文章一方面使用对比,写春声、春深都分别与北国之春进行比较,便于读者理解,层次鲜明且与题目对应;另一方面每一部分都有收束段,“这是春声”“这是长了”“这是深了”,既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又是另起下文的暗示,干净利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大意接近即可。)

  《春声和春深》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