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傅求,字命之,考城人。进士甲科,通判泗州。淮水溢,毁城。朝廷遣中使护筑,绝淮取土,道远,度用兵六十万。求相汴堤旁有高埠,夷之得土,载以回舟,省工费殆半。
  徙大名府,府守吕夷简委以事。夷简入相,荐其才,擢知宿州,提点江西、益州刑狱,为梓州路转运使。夷獠寇合江,钤辖司会兵掩击,求驰往按所以状,乃县吏冒取播州田,獠故恐而叛。即黥吏置岭南,夷人闻之,散去。益州文彦博上其状,进秩,徙陕西。
  关中行当十铁钱,盗铸不可计,求请变法。时州县已散二百八十万缗,亟下令更为当三。民出不意,荡产失业,多自经死,然盗铸遂止。自康定用兵,移税输边,民力大困,求令输本州,而转钱以供边籴,民受其惠,而兵食亦足。召为户部副使。
  陇右蕃酋兰毡献古渭州地,秦州范祥纳之,请缮城屯兵,又括熟户田,诸羌靳之,相率叛。夏人欲得渭地,又移文来索。后帅张升以祥贪利生事,请弃之。诏求往视,求以为城已讫役,且已得而弃,非所以强国威。乃诏谕羌众,反其田,报夏人以渭非其有,不应索,正其封疆而还,兵遂解。进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
  环之定边寨蕃官苏恩,以小过疑惧而遁,将佐议致讨。泾原既出师境上,求谓恩非素携二者,乘以兵,必起边患。但遣裨将从十数卒扣其帐,开以祸福,恩感泣,还寨如初。入判太常寺,权发遣开封府,迁枢密直学士、知定州,复以龙图阁学士权开封。
  求本有吏能干局,至是,春秋浸高,且病聩。三司大将钱吉密杀妹,为邻所告,求不能决,反坐告者;又断狱数差失。御史言其不胜任,出知兖州。卒,年七十一。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廷遣中使护筑,淮取土 绝:堵塞
  B.请缮城屯兵,又熟户田 括:搜求
  C.以小过疑惧而 遁:逃亡
  D .春秋高,且病聩 浸:渐渐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傅求善于平息乱局的一组是( )
  ①即黥吏置岭南 ②夷之得土,载以回舟
  ③求令输本州,而转钱以供边籴 ④乃诏谕羌众,反其田
  ⑤但遣裨将从十数卒扣其帐,开以祸福 ⑥求不能决,反坐告者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求防微杜渐,做事通盘考虑。他设法使参与私铸铁钱的不法之徒破产,遏止了私铸铁钱之风;他还曾成功策划了对泗州城墙的修复工作。
  B、傅求执政为民,注重民族团结。他在朝廷用兵之时调节税收,惠及百姓的同时又保证了军粮供应;他还有效地团结了陇右的夏人,将田归还他们。
  C、傅求得人赏识,也曾被人非议。他先后因为才能出众得到吕夷简和文彦博的赏识,也曾因为未能处理好大将钱吉杀人案以及其他案件而遭非议。
  D、傅求善于分析,不轻易用武力。他处理獠族入侵和蕃族官员苏恩逃亡事件时,准确地分析了形势,没有贸然动武,从而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求往视,求以为城已役,且已得而弃,非所以强国威。
  (2)泾原既出师境上,求谓恩非素携二者,乘以兵,必起边患。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无题 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注】①峡:巫峡。峡云:即巫山女神故事。②禁烟:寒食节。③鱼书:书信。
  (1)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其被人称道的原因。
  (2)“怨别”是这首诗的主旨,但通篇却不着一个“怨”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特色。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尔卜尔筮,___________。以尔车来,___________。(《诗经•氓》)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渐黄昏,___________,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2)然而成败异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彩舟云淡,___________,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
  五.(22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追着井说声谢谢王开岭①井,一个标准的象形字。犹如大地突然睁开了眼睛。
  ②若没有井,人类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恐怕仍是逐水而居,顺河沿一溜排开的格局吧。井,改变了栖息,结束了游荡和漂泊,使人过上了定居的小日子。有了井,才诞生了“宅”,“家”一词才有了“地点”的涵义。渐渐,井成了锚,成了根。远走他方又称“背井离乡”。
  ③建村落,筑城池,首要事即挖一眼井。有了井,家才有了据点,人生才有了地址。尔后,才有街衢和商铺,才有了社区景象。所以,“民间”有了代词——“市井”。
  ④据说一些边寨,至今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进寨后第一件事不是入洞房,而是赴井挑水,并非是解渴,而是认井——认井即认家,或者说让“井”认识一下新成员。
  ⑤“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和朱熹是老乡,同住闽西的五夫镇。那村子我去过,柳荷生烟,街心必遇古井,汲饮延今。少时我不懂“井饮”和“柳词”有何瓜葛,多年后才醒悟:“井”即人烟啊,这是在说一个人的知名度呢。
  ⑥北京乃胡同王国。称街谓巷的暂不算,直接叫胡同的,明代有四百,清代有一千,现今一千三百多。胡同之说,元代即有,元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梅香说她家住在砖塔儿胡同。砖塔儿胡同在西四南大街,至今未改名,但有件事一直折磨史学界,“胡同”怎么成为街巷名的?这个古怪的发音究竟何意呢?
  ⑦后研究出来了:“胡同”最初非汉语,乃蒙古语“忽洞格”的变音,而“忽洞格”的意思即是“井”。建元大都时,北京一片荒野,紧挨“海子”(蒙语意“湖”)的地盘优先给了皇宫,百姓街区则掘井吃水,渐渐因井成巷,取名时自然也离不开“井”字了。无井则无宅,无市,无城。井,代替江河,恩泽众人,聚拢着人气,繁荣了城乡。井之多少,决定了社会容积和人口数量。
  ⑧井水和现代自来水不同,它属于天赐,除了挖掘,没有后续成本,一经诞生,即和空气一样是免费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越贵重,越必需,越需要免费。免费是一种伟大的现象,也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我常常觉得古代了不起,原因之一即是免费的事物多。山让你随便登,佛让你随便拜,桥让你随便走……多一种免费,即多一份自由,人生即少一份压力。
  ⑨说起免费,忍不住多唠叨一事。
  ⑩“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缕清冷的唐句,让寒山寺的名声响彻天下。这钟声我从未耳闻,但一直在心里收藏它,想象他,触摸那份美到极致的寂静。但从上世纪末起,媒体不断报道这一“创举”:在苏州旅游局的主持下,千年古刹寒山寺公开拍卖新年钟声,预订者踩破庙槛,首撞权的角逐尤其激烈,第一撞要多少元,之后递减,逢八又涨……闻此,我第一反应是:那夜我若不幸过寒山寺,必捂耳猛跑,生怕那钟声追上来。免费的钟声死了,寒山寺,让人寒心。
  ⑪井有大德,厚泽,故苍生敬之,祭之。《礼记》载“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可见,井享有和山岳一样的威望。从远古起,百姓习俗中就有“五祀”说,即日常生活要感恩的五样东西。班固《白虎通义》中说:“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于井的尊崇,使人对之作了很多注解,传说不必说了,一些建筑也傍井而立,比如井栏、井亭、井龛,乃至设以殿以庙,奉以香火。
  ⑫为了生,人找到了井,并祈求它生生不息,恒如日月。大概人从未料想,有一天自己会主动弃之。无数的井荒了,被铲,被砸,被掩盖得了无痕迹。大地,重又封闭成了一幅严肃的面孔,似从未睁开过眼,也从未向人类笑过一样。是的,人不需要的东西,必定会死。但我不能落井下石,我要饮水思源,我要追着那背影说声“谢谢”。
  ⑬它帮过我们,救过人类,我要追着喊着哭着笑着大声说“谢谢”。
  14.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有了井,才诞生了“宅”,“家”一词才有了“地点”的涵义。
  (1) 是的,人不需要的东西,必定会死。
  15.请你谈谈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文章第⑩段写“寒山寺钟声”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7.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概括作者为什么要追着井说声“谢谢”?(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