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4)

全卷浏览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4)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6、【答案及评分标准】含义:“讲究”看似讲究的是礼物,但它其实它是父母爱的体现,更成为了同学间互相攀比的代名词。作用(1)“讲究“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讲究“生动叙述了八个姐妹为送上讲究的礼物而煞费苦心的故事。(2)“讲究”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王玲、吴霞、李韵的爸妈带给女大学生的礼物全没有来自“山区乡下”赵小穗的父亲带来的礼品“讲究”。这样的“讲究”是无法用任何金钱和物价来估量的。评分标准:内容和作用各2分。
  17、【答案及评分标准】1、礼物与礼物之间的对比 2、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 3、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
  对比的作用:(1)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赵小穗尤其是她父亲的形象;(2)通过对比更突显文章的主旨。
  评分标准:内容概括3点各1分;作用2点各2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主人公——赵小穗的爸爸。虽然全文没有对他进行正面描写,他的所有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全是通过赵小穗的口、通过女大学生们的对话描写来侧面透出的。但就是这个作者没有一笔正面描写的人物,最后不但感动得连一向叫喳喳的女大学生们沉默了,甚至通过王玲的一句“往后,都别让父母为咱们讲究了”告诉我们——女大学生们不仅仅是被赵小穗爸爸的行为和情意感动了,而且在思想上、生活上竟然有了某种转变。让作品不出场的主人公的行为改变作品的表层描写的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所以我人物赵小穗的爸爸才是作品的主人公。评分标准:主人公也还可以是八位女大学生;也可以是赵小穗;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19、【考点链接】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答案及评分标准】①淡然面对迟来的诺贝尔奖。②钟爱数学,认为数学是一门科学,却也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数学,并能领会到数学难以言喻的美。③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症,但在妻子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健康。④因为和妻子相互理解、相互依恋、相互扶助,而拥有了一段不同一般的生命道路。(1点1分,共4分)
  20、【考点链接】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理解。
  【答案及评分标准】①儿时的纳什是一个性格孤僻,在纳什的青年时代,他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拙于社交,他奇怪的举动让他饱尝了众人的白眼。所以说他是孤独的。于21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基础的“纳什均衡”理论,就是在他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到他不同寻常的数学天才。②他沉迷于自己所钟爱的数学并为之奋斗的心是美丽的;长达30年精神分裂的过程中,在妻子的照顾和鼓励下,能够乐观坚持生活的心是美丽的;③他的个人命运经历是一个无法进行“全面严格优势选择”的博奕,但是,他依然幸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摘到了智慧的金苹果,感受到了人间美丽心灵(这里或答到他能够拥有美丽的心灵与妻子的那颗不畏惧困难、坚守、不离不弃的美丽心灵是分不开的也可)(1点2分,2点4分,3点5分)
  21、【考点链接】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及评分标准】我认为这是这是正常现象。(1分)①诺贝尔奖要保证获奖成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基础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广泛认可,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将奖项颁给取得了让人们心服口服的成就的人,可以避免急功近利的科研获奖心态。比如美国科学家拉斯•昂萨格早在1931年就发表了论文《不可逆中的相互关系》,大大推动了热力学研究,可是直到37年后的196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才授予他化学奖。
  ②还有某类成果依靠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的发明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前赴后继才能最终出成果。比如早在1970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就已经详细地从理论上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列举了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成分。直到1990年,肖万的理论才第一次被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施罗克应用在实践中并制造出效果优良的催化剂。两年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又发展了施罗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气中更稳定的催化剂。他们三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伊夫•肖万获奖时已74岁,而施罗克和格拉布也已经60多岁。③这也告诉人们做研究需要一种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献身科学、毫不气馁、决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5分)如从不赞同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亦可。(有明确的观点1分,根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22、【答案】沈从文作品有着零散(或“不成系统”)、隐晦(或“含蓄”)、希望借文字使颓废的中华民族充满活力的文学理想。(零散隐晦、借文字、充满活力、理想 一个1分)
  23、【答案】1、“一游”休上壁,“到此”忆中留。2、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
  3、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24、材料中有两组明显的对比:干净整洁----幸福,凌乱肮脏----不幸。材料中最后一句“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提示我们思考时不能局限于“居家环境”,而应该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幸福的人生需要“干净整洁”的归置,不幸的人生总会陷落于“凌乱肮脏”的无绪。房间的凌乱不是因为你不爱收拾,就是因为你舍不得放弃。那么,想要幸福的人生,你就得归置人生,放下可弃可留的,从不舍的纠结中抽身出来,使人生的房间“干净整洁”。那么怎样归置呢?这样立意可以定为:
  ①干净利落的人生,需要超强的“扫除力”。
  ②清除多余的内容,轻装人生,幸福一生(放下与不舍)。
  ③收拾心情,幸福人生。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