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齐王行车裂之刑》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齐王行车裂之刑》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657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85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10-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11-04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齐王行车裂之刑 作者出处:孔丛子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齐王行车裂之刑,群臣诤之,弗听。 子高见齐王曰:“闻君行车裂之刑,无道之刑也,而君行之,臣窃以为下吏之过也。”王曰:“寡人尔。 以民多犯法,为法之轻也。”子高曰:“然,此诚君之盛意也。 夫人含五常之性,有喜怒哀乐。 喜怒哀乐无过其节,节过则毁于义。 民多犯法,以法之重,无所措手足也。今天下悠悠,士亡定处,有德则住,无德则去。欲规霸王之业,与众大国为难,而行酷刑以惧远近,国内之民将畔,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 君之下吏不具以闻,徒恐逆主意以为忧,不虑不谏之危亡。 其所矜者小,所丧者大,故曰下吏之过也。 臣观之,又非徒不诤而已也。 心知其事之为不可,将有非议在后,则因曰:‘君忿意实然,我谏诤,必有龙逢、比干之祸。’是为虚自居于忠正之地,而暗推君主,使同于桀、纣也。且夫为人臣见主非而不诤以陷主于危亡罪之大者也。人主疾臣之弼己而恶之,资臣以箕子、比干之忠,惑之大者也。”齐王曰:“谨闻命。”遂除车裂之法焉。
  (选自《孔丛子·对魏王》,有删改)
  文本二: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 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 群臣莫敢谏王。 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 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 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 王曰:“春子! 春子! 反! 何谏寡人之晚也? 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 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 莫敢谏若,非弗欲也。 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 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 此得失之本也。
  (选自《吕氏春秋·恃君览》,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且夫为人A臣B见主C非而不诤D以陷主□于危亡G罪之H大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裂,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用五匹马把人分拉撕裂致死。
  B.畔,指背叛,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字意义相同。
  C.不肖,指不才、不贤,旧时也用于表谦卑的自称,谦称自己没有本事。
  D.“箴谏不可不熟”与成语“熟视无睹”中的“熟”字的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高认为齐王的大臣之所以不进谏,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同时担心会像龙逄、比干一样,有性命之忧。
  B.春居用楚国以所谓贤臣数以千计,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劝谏楚王抛弃先王礼乐一事,引导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C.齐宣王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在听了春居的谏言后,齐宣王赶紧召见掌书官,让掌书官记载自己“好为大室”的过错。
  D.文本一中子高见到齐王后先指出行酷刑是臣下的过错,接着肯定了其加重刑罚的想法,充分体现了文本二“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喜怒哀乐无过其节,节过则毁于义。 (4分)
  (2)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4分)
  14.子高为什么反对“行车裂之刑”?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3分)

试题答案:

10. BDG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且夫为人臣,见主非而不诤,以陷主于危亡,罪之大者也。
  11. 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箴谏不可不熟”中的“熟”意思是仔细考虑,“熟视无睹”中的“熟”意思是熟悉。
  12. 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说法错误,原文“不虑不谏之危亡”意思是不是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
  13.(1)喜怒哀乐的表达不可超过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有损于道义。 (得分点:“过”“节”“毁”各1分,句意1分)
  (2)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得分点:“微”“为”“笑”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4.①会让百姓手足无措,无法适应。 (国内的人民将会背叛)②会让士人远走他乡。③会招致国家灭亡。(每点 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概括相关内容要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本题的主要信息为“民多犯法,以法之重……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齐宣公准备实行车裂刑罚,群臣苦谏不听。子高觐见齐宣公,说:“听说您要实行车裂之刑,这可是没有人道的酷刑,您却要付诸实施,我个人认为这是您的臣下的过错。”齐宣公说:“是我自己要这么做的。百姓犯法的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刑罚太轻了。”子高说:“您说得对,加重刑罚使百姓不敢犯法确实是您的好意。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伦常本性,也都有喜怒哀乐之情。喜怒哀乐的表达不可超过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有损于道义。犯法的百姓之所以越来越多,是因为刑罚过重,百姓不明白该怎么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士人居无定所,君主若有德,士人就会留下效力,君主若无德,士人就会远走他乡。对于想要谋求霸王大业的君主来说,最难得的就是百姓与国家同心同德。而您却要用酷刑来威吓国内外的士人,如此一来,不但国内的百姓会背叛您,就连各方的士人也不肯前来为您效力了,这实在是亡国之道。您的臣下之所以不敢把这个道理告诉您,只是因为他们担心违逆您的旨意,不是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他们的顾虑戒惧还是小事,但因此不敢进谏而给国家造成损失可就是大事了,所以我说这是您臣下的过错。在我看来,他们的过错还不仅仅在于不劝谏而已。他们心知肚明,知道劝谏君主改变主意是不可能的,却又唯恐将来自己被责难,于是就说:‘君主是因为痛恨百姓犯法才这样做的,如果我诤言相谏,一定会像龙逢、比干那样被杀头。’这就把他自己置于虚忠之地,却不知不觉地把君主等同于桀和纣了。作为君主的臣子,面对君主的过失却不谏诤,反而使君主陷于危亡之境,这就是最大的罪过。 而君主如果痛恨大臣忠心辅佐自己并厌恶他,反而使臣子成为和箕子、

  《齐王行车裂之刑》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