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01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62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1-14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作者:朱启臻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宣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 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中央强调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活有助于维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材料二: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的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注乡村的空间形态、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将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
  B.乡村文化建设要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并要坚持农民自主等原则。
  C.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
  D. 乡村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要跟上物质建设的脚步,否则物质文化也难以长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由多种不同景观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B.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乡村生活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所以要尊重农民的基层经验。
  C.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好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就能落实坚持保护好村落这一原则。
  D.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在协作的过程中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并使其发挥作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故宫文创深深地根植于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具有强大的品牌感召力和消费吸引力。
  B.“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攻坚克难,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C.自2023年5月贵州榕江县“村超”开赛以来,这场乡村足球联赛的热度持续攀升,引发了一场“世界波”。
  D.感动中国人物杨宁突破重重压力,带领村民按照“稻+鸭+鱼”共作模式,探索发展特色水稻紫黑香糯。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答:
  5.传统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为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

试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并要坚持农民自主等原则”说法错误,原文中的表述为“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不能把“农民自主”等同于“农民主体”。
  2.【答案】C
  【解析】“就能落实坚持保护好村落这一原则”范围缩小。
  3.【答案】C
  【解析】 A 项谈的是故宫文创;B项谈的是发展特色经济;D项谈的是脱贫攻坚中杨宁的做法。
  4.【答案】①材料二首先提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②接着从文化角度,提出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③最后提出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有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4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5.【答案】①发掘蕴藏在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充分发掘各种文化资源,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促进乡村振兴;②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③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乡村的和谐有序发展;④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文化创新,借用新媒体等传播途径,发展适应时代的乡村新文化。(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