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哀公问于孔子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哀公问于孔子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9491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12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2-15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哀公问于孔子曰 作者出处:孔子家语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抑|贤|春|覆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吾闻其闺门之内无别,而子次之贤,何也?”孔子曰:“臣语其朝廷行事,不论其私家之际也。”公曰:“其事何如?”孔子对曰:“灵公之弟曰公子梁牟其智足以治千泉其信足以守之关公爱而任之。又有士林国者,见贤必进之,而退与分其禄,是以灵公无游放之士,灵公贤而尊之,又有士曰庆足者,卫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国无事,则退而容贤,灵公悦而敬之。又有大夫交错,以道去卫,而灵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的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虽次之贤,不亦可乎?”
  子路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由闻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孔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用而惩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贱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全,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覆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尔以民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食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节选自《说苑》)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写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灵公之弟曰公子①渠牟②其智足③以治千乘④其信足⑤以守之⑥灵公⑦爱而任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抑,指或者,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抑”词义相同。
  B.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
  C.春,名词用作状语,与《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的“响”字用法不相同。
  D.覆,文中指倒出,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覆”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哀公认为卫灵公连家事都处理不好,不理解孔子为什么把他列为贤君;孔子说他是依据卫灵公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做出的判断。
  B.卫国大夫史鳝曾因理念不合而离开卫国,卫灵公知道后,就在城郊住下,并多日不近声乐,一定要等到史鳝回卫国以后才敢回宫。
  C.孔子面对子贡“当今谁是贤臣”的询问,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从前的鲍叔和子皮是贤人为例来说明自己判断贤臣的标准。
  D.当百姓修筑沟渠烦苦时,子路用箪食壶浆慰劳他们。孔子认为他这种行为会招致祸患,尽管子路内心不认可,但还是停止了给食。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
  (2)尔以民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食私馈之。
  14.孔子认为,若要称“贤”,君和臣应如何对待彼此?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试题答案:

10.②④⑥[解析]原文标点为: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灵公爱而任之。
  11.C[解析]用法相同。
  12.D[解析]“内心不认可”错,原文说“子路心服而退也”。
  13.(1)在国内埋怨和仇恨一并存在,在城郊与邻近的敌人交战,中行氏即使不想败亡,又怎么可能呢?
  【评分标准】4分。构兵:交战;虽:即使;得:可能,能够;“于国”“于郊”状语后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你认为百姓在挨饿,为何不向国君禀告,打开粮仓来发给他们粮食吃,却用你自己的食物私自馈赠他们。
  【评分标准】4分。第一个“以”:认为;发:打开;第一个“食”:给吃,喂养;而:却,但是。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①贤君应尊重并任用贤臣,轻视远离不贤之臣。②贤臣应向君主推荐贤士,彰明君主德行。
  【评分标准】3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哀公问孔子:“当今的君主,谁最贤能呢?”孔子回答说:“孔丘我未曾见过最贤能的君主,或者卫灵公算一个吧!”哀公说:“我听说他连自己家庭内部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而您却将他列入贤君行列,为什么呢?”孔子说:“臣下我是就他在朝廷上的行为处事来评论的,对他在家庭内部的私事不作评议。”哀公问道:“他在朝廷上处事如何?”孔子回答说:“灵公的弟弟叫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用来治理一个诸侯大国,他的诚信足以用来守住该国,灵公因此非常喜爱他并委以重任。又有个叫林国的士人,发现有才能的人必定要推荐他做官,而如果得不到重用或先是受到重用后来又被摈退的,林国又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与他分享,因而灵公那里没有游荡放纵的士人,灵公认为林国是贤士并且非常尊敬他。又有一个叫庆足的士人,卫国出现大事的时候,就必定会被荐举出来处理事务,国家平安无事时他就退隐下去,让其他贤能的人被容纳于朝廷,灵公因而喜欢他并且非常敬重他。又有一个叫史䲡的大夫,因理念不合而离开卫国,灵公就在城郊住了多天,不近声乐,一定要等到史䲡回国之后才敢回宫。臣下我就是根据这些情况来选取卫灵公的,把他列为贤君,难道不可以吗?”
  子路问孔子:“贤君治理国家,首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孔子说:“在于尊重贤人而轻视不贤的人。”子路说:“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人而轻视不贤的人,那他为什么会败亡呢?”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加以任用,轻视不贤的人却不能罢退。贤能的人知道自己不能被任用而埋怨他,不贤的人知道自己必定会被轻视而仇恨他。在国内埋怨和仇恨一并存在,在城郊与邻近的敌人交战,中行氏即使不想败亡,又怎么可能呢?”
  材料二:
  子贡问孔子说:“如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说:“我不知道。从前,齐国有鲍叔牙,郑国有罕虎,他俩是贤人。”子贡说:“那么齐国就不算管仲,郑国就不算子产吗?”孔子说:“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引进贤人的为贤呢,还是出力的为贤呢?”子贡说:“引进贤人的为贤。”孔子说:“对。我听说鲍叔牙引进了管仲,子皮引进了子产,没有听说管仲、子产引进过什么贤人。”
  做人臣的道义:要顺从君主并及时回报,什么都不能专断,坚持原则而不苟且保全自己;在上位不妄自尊大,一定要对国家有好处,对君主有补益,这样不仅自身尊贵而且子孙也能保住地位。子路做了蒲邑令,为防备水灾,让百姓在春季修整沟渠,因为人们烦扰劳苦,就发给每人一筐饭、一壶汤。孔子听说这件事,便叫子贡前去倒掉那些饮食。子路气愤而且不高兴,前去拜见孔子说:“我因为暴雨将要来到,恐怕有水灾,所以让百姓修整沟渠以备灾,但百姓大多缺乏食物,所以才每人给他一筐饭、一壶汤。然而先生却让子贡来制止这件事,是为什么?先生您是制止我行仁政啊。先生用仁爱教导我们,却禁止我行仁政,我不能接受。”孔子说:“你认为百姓在挨饿,为何不向国君禀告,打开粮仓来发给他们粮食吃,却用你自己的食物私自馈赠他们。这是你不彰明君主的恩惠,却显现你自己的恩德仁义。赶快停止还可以,不然的话,你领受罪罚的日子就不远了。”子路心悦诚服地告退了。

  《哀公问于孔子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