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诗歌鉴赏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30436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03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5-24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诗 题材类别:其它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①·其七(唐)杜甫不是爱花即肯②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其二(南宋)陆游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③,乞借春阴护海棠。【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七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②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说:“肯,犹拼也。”③绿章:上奏神灵的表章,又称青词。通明殿:传说玉帝所居的天宫中殿名。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通过赏花来寄寓情感,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
  B.杜诗次句突然转折,流露出对繁花易落、时光易逝的深深忧虑。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陆诗开篇直抒胸臆,诗人毫不掩饰自己对花的热爱,近乎痴狂。
  D.陆诗后两句着重对海棠作正面描绘,抒发诗人的无限爱惜之情。
  16.陆游的《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是拟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作,请结合两首诗,从写作对象、情感表达、艺术风格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试题答案:

15.D
  16.①从写作对象上看,杜诗是在江畔野游看各种花;而陆诗是在城里游遍各家园子只为看一种花——海棠花。
  ②从情感表达上看,杜诗开篇说“不是爱花即肯死”,情感表达较为含蓄、收敛;而陆诗比杜诗更为直接和热烈,诗人开篇说“为爱名花抵死狂”,这种情感的直接宣泄,既是对杜甫原作的致敬,又体现了陆游自己的个性特点。
  ③从艺术风格上看,杜诗蕴藉深沉而富含哲理,耐人寻味;陆诗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情怀和超现实的想象取胜。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陆诗后两句着重对海棠作正面描绘”错,应是侧面描写,陆诗后两句写诗人为海棠花乞求上天,从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侧面衬托了它的美丽。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风格的能力。
  ①写作对象:从杜诗“不是爱花即肯死”可知,杜诗中的花没有固定的品种;从陆诗“乞借春阴护海棠”可知,诗人在抒发对海棠花的无限爱惜之情,写作对象是海棠花。
  ②情感表达:从杜诗“不是爱花即肯死”可知,诗人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情感较含蓄;从陆诗“为爱名花抵死狂”可知,诗人对花的热爱非常狂热,感情更浓烈。
  ③艺术风格:从杜诗“只恐花尽老相催”可知,杜甫通过花开的时期表达了对繁花易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更深沉,充满哲理;从陆诗“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可知,诗人通过想象向玉帝上书为海棠花乞求春光抒发了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富有浪漫情怀。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