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诗歌指导 > 从“题型”出发的高考诗词备考策略
文章浏览

从“题型”出发的高考诗词备考策略

来源:网络  浏览:8474  下载:0  上传:2015-01-16


“关键词”鉴赏型包括两类题目:一是“全文内容如何体现了关键词”的考查,即“一字领全诗”类。设问方式是:“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内容是如何表达‘关键词’的”;二是诗句中“关键词”的表达效果考查,如“试分析诗句中某一关键词表达效果的设问”。
    请看2014湖北卷。
    早发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第一类题目的备考策略。
    1、全诗如何表现关键词,应该在整体关照基础上进行分析。
    诗歌讲究渲染、烘托,讲究意象的叠加、组合。整体鉴赏是对诗歌语言组合规律的遵循,是对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关注。如果割裂式赏析必然使诗歌的整体美感丧失。诗歌景、情、事相连,应该整体上归类赏析,诗歌内容从不同类别和方向表现“关键词”。
    (1)体现时间之早的语句如下:宿酒初醒,灯残,鸡唱,微有路等等;
  (2)通过环境的寂静来体现“早发”之“早”:鸡唱以动衬静,“浊河连底冻无声”直接渲染早晨之寂静。
    (3)通过路上行人的稀少来写“早发”之“早”:“独向长空背雁行”一个“独”字既渲染心情也写出情形。
    2、此类题目的赏析过程也要关注其表达形式。
    诗歌作为艺术的文字,其表达技巧、表达形式需要关注。仅仅给出某内容表达了某内涵,而没有如何表达的分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当然也不利于备考。
    本诗表达“早发”之“早”,其表达技巧上有其独特之处,如以上的分析,表达技巧有时间之早的环境渲染,有早晨之景的具体衬托和反衬等,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确值得咀嚼一番。
    3、此类题目的鉴赏还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
    诗歌内蕴丰厚,其必然是由内容的形式表达内在的深蕴的过程,鉴赏时务必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本诗“早发之早”的鉴赏也许可以由以上两个赏析过程拓展到诗人透过早发之早要透露什么情感的赏析。
    第二类题目的备考策略。
    1、分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找寻关键词相连的相关内容,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推进式找寻。
    “关键词”的表达效果是指指向于其表达内容和内涵时的表达效果,关键词关联的内容是其表达时的作用对象,所谓表达效果当指其对表达对象的表达作用。因此,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寻其相连的相关内容是做此类题目的第一步。
    “背”字所关联的内容,首先是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大雁南飞,向暖而行,而作者向远向寒而去;其次这种情形是在作者早发漂泊旅途中背景下出现的,此时的作者携带孤剑,独自行进在旅途之中,路途迢递,身是羸客,且奔赴塞城。
    2、分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其次要着力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和关键词的表现技巧等。
    在联系内容的分析中着力于“关键词”自身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包括关键词的句中含义,关键词的词性特征,词性活用,修辞特点或在句中结构中的作用等。
    在这首诗中,作者的“背”与大雁的“向”相反相承,形成对比,通过大雁反衬作者,反衬是这里的主要表达技巧。
    3、分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最后要体悟出关键词表现的内容,体现的内涵、情感等。
    关键词所表现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它是由远及近地表现一个完成内容的,它是表现全部内容的一个角度,是从一个角度切入的对全部内容的统率。一般而言,它当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或某一主要方面的情感。
    “背”在这里就表现了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形象”题型主要有“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形象在诗歌中既灌注了诗人情感,又寄托了诗人志趣,可以说是诗人生活理想的生动、具体的体现物。因此,鉴赏诗歌却是要作为欣赏的重点的。
    真题展示:
    人物形象类:2014(上海卷)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评分说明:按如下三个方面评分。一、镜湖女的身份和形象特点如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等;二、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浅显直白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三、结合例子作具替分析。
    景物形象类:2014(广东卷)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
    事物形象类: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备考策略:
    1、形象作为诗词描写的对象,赏析时首先应该全方位扫描诗词描写形象的内容。
    全方位表明鉴赏形象时的全面性,不可漏掉任一部分,更不可看见一点分析一点,而是一个整体分析诗歌内容,全面综合鉴赏的过程。
    如上海卷鉴湖女形象,既有外貌描写,也有动作描写,行为描写,还有环境的衬托;广东卷则主要采取意象叠加、环境渲染来烘托当时的环境氛围;2013全国新课标卷,间接的烘托渲染是其主要角度。
    全方位是鉴赏的首要要求,是鉴赏出发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没有全面的综合查看是很难真正全面概括形象的特征的,也无法进行深入解析作者塑造形象时采用的艺术手段。
    2、形象是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和表达的,赏析时要多视角地注意诗人描写形象的方法和手段。
    诗人描写形象时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侧面,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等。如人物形象可采取人物描写的直接方法(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人物的行为等),也可以采取间接的方法(如环境的衬托,他人的衬托,他人或作者的评价等);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可以采取多元的描写手段(描写的角度和方位的变换,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对比衬托等,描写时运用一些形象的修辞,或者描写时从不同的感官出发等。),多角度注意诗人描写形象的方法和手段,是鉴赏表达效果的角度选择问题,也是具体分析作者如何描写形象问题的必做工作。当然也能对鉴赏的全面性有一个提示的作用。
    (上海卷)镜湖女直接描写了其外貌、神态、行为等,也运用环境对其进行了衬托;(广东卷)景物形象则主要采取意象叠加、环境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2013全国新课标卷写梅,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几近全是从侧面来写的。
    3、形象必有其特征,而特征是从各个视角全面展现的,要在分类、归类中体悟形象的特征。
    形象有其写作内容归纳体悟而来,决非所谓的根据诗歌题材的生搬硬套,这是鉴赏时要强加注意的问题。要全面根据诗歌的内容,依据诗歌描写形象的方法和手段,对描写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类,由表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体悟形象特征。人物形象通常指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景物特征,通常指景物传达的意境、氛围等;而事物形象,往往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当然是由事物本身特征,追寻其象征意义,尤其要理解其对人的品节的象征意义。
   如诗一中鉴湖女的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环境衬托出的清丽等。诗二环境氛围特征是萧瑟、迷惘、惨淡、凄凉,一种友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等。梅花则主要表现了一种精神和品节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