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山东省济宁市一中2024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济宁市一中2024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是《咬文嚼字》评选的2021年度热词,它曾作为青年群体的症候引起广泛关注。在早期研究中,学界对此尽管认知态度不一,但一致认为,“躺平”的“不思进取”甚至以“不思进取”为荣的表达,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在其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反思年轻人使用“躺平”时的心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躺平”在传播中变成了一个漂浮的能指,不再具备稳定的内涵,其使用既有基于自我保护或维系社交的实用需求,也有基于自我宣泄或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其对抗性也呈现出目标失焦的特征。
  “躺平”一词确有对抗性,但其对抗目标十分模糊。大多数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躺平”经历时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很多”。他们只是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主观经验,一旦被他人认可,受到社会证实,便会成为一种“共享现实”,产生“集体共鸣感”。然而,正如陈龙在《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话语再生产》中所言,在新媒体空间中,所谓的社区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虚拟化的幻想,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中的对抗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话语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应和明确所指。
  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躺平”是暂时性的“弱者”的话语反抗方式,有利于动员主流社会进行反思。马中红在《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中将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实践视作弱势青年以文化资本撬动经济资本的途径。“躺平”青年的这一话语实践也在遵循这种逻辑:一方面,他们借助话语中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在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人生主流化。“躺平”一词中所谓的对抗性,往往是其唤起彼此共鸣的手段,他们联合大规模使用“躺平”,助推“躺平”的兴起,从而寻求生活的解困之道。这种联合对抗,更像是联合自救。
  有学者使用“脱逸”概念来阐释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实践者凭借新媒介技术抵抗权威与自娱自乐的态度。“脱逸”一词来自苏轼的诗句“天骥虽老,举鞭脱逸”,用以描绘马脱缰而奔的行为和情态,包含着冲破禁锢,重获自由的喜悦之意。以“躺平”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中既承载有目前学界所界定的“抵抗”色彩,也包孕着苏轼笔下的“脱逸”之内涵。从玩世不恭式的对抗性话语转向相对严肃性的社会症候性话语,再转变到流行的日常性话语,“躺平”的话语性质经历了从抵抗话语脱逸成变相认同式话语的过程。很多时候,“躺平”已经“脱逸”成为青年们的一种社交话语,他们在使用“躺平”语录的同时,并不完全指向具体的“躺平”实践。
  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了“模仿律”概念,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倾向于相互模仿的人组成的,而对网络流行语的模仿与传播即可视作当下青年主动融入社会语境的社会化尝试。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数量之多、破圈频率之快,实则反映出当下青年群体融入社会的迫切愿望。而这一动机,就决定了网络流行语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之间势必不会是对立关系。相反,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网络流行语在模仿与脱逸中以“对抗性”的姿态实现了对社会共识的反哺。
  部分学者将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行为视为青年以个性来反抗集体性的表现,这沿袭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中国的多元融合文化传统为中国人在人生与社会境遇中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这也使中国文化具有“或此或彼”的更为柔滑的文化特点,人们在生活的任何缝隙中都可以找到生命存在的空间,因此也就失去了对抗的逻辑前提,很少面临西方文化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困境。具体到“躺平”这一话语中,可以看到,青年群体依旧期待着能被主流社会认可,其个性化表达中蕴含强烈的集体化、社会化内涵,只不过当下青年在接纳主流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更为曲折的方式,即所谓的“期待被认可,拒绝被收编”。
  (摘编自韩敏 卢松岩《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研究者普遍认为,青年一代的“躺平”思想及话语具有消极色彩。
  B.在情感作用上,“躺平”有时呈正向价值,成为青年自身的动力机制。
  C.“躺平”青年的挫败感、委屈感,源自他们内心深处对主流价值的不认同。
  D.“躺平”青年的示弱方式可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形成对主流共识的反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躺平”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在人们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
  B.社区认同的抽象化、虚拟化使“集体共鸣感”缺少实际效应。
  C.“躺平”一词的脱逸过程,实际也是其抵抗性逐步消解的过程。
  D.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的文化现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人是一种模仿性的生物,而模仿正是促使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社会融合的根本性冲动之一。——塔尔德
  B.人们能够按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代价是欲望受到压抑,文明就意味着自由的丧失。——弗洛伊德
  C.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产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费孝通
  D.中国人消融了西洋概念里团体与个人这两端,中国人的个体与团体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关系”的关系。
  4.“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5.为深入解读青年的“躺平”心态,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请根据文本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运气【英国】克里斯廷·格尔曼一位姑娘把一束鲜花放在火车站的书摊上,选取好一本杂志,然后打开钱包。那束花开始向边上滑,我伸出手去将花挡住。她当即对我嫣然一笑,接着拿起杂志和花转身走了。
  我上了火车后,又在车厢里见到了那位姑娘,她旁边还有一个空座位。“这里有人坐吗?”我问她。她抬起头说:“没有,你请坐吧。”
  于是我就坐了下来。我想与她交谈,但又找不到话题,真是着急。于是我就抬头看行李架。她的那束花放在上面,还有她的蓝色小提箱。我看见小提箱上印着她姓名的缩写字母Z·Y。这个名字不多见,我心里想。
  火车开动了,驶出站台时,她站起身来推窗子。
  “等等,让我来。”我说,连忙起来把窗子打开。
  “我本来是想把窗子关上的。”她微笑着说。自然,我表示了歉意,并把窗子关上了。从这以后就随便多了,我们开始交谈起来。
  “你是去度假吗?”我问她。
  “不,”她回答说,“只是去和父母亲住几天。”
  “我也是,去一个星期。”
  列车员推着食品车过来了,我提出请她喝咖啡。
  “谢谢,”她说,“从早晨4点到现在,我还未喝一口水。”
  后来我们又交谈了一会儿。当火车到达一个车站时,她站起身来,从行李架上拿下她的东西。我问她是否要下车,她说:“是的,要换车了。希望能再次见到你。”我对她说。
  她说她也希望如此,然后下车走了。火车离开车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太笨了,竟连她的姓名也没有问。我不知道她住在哪里,也不知道她在哪里工作。我或许在这个城市里转上几年也不会碰到她。
  而我很想再见到她,但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我知道她姓名的首个字母是Z·Y,她叫“佐伊·耶顿”还是“普诺比亚·亚罗”?
  不得而知。返回市里以后,我翻看了电话簿,以Y开头的姓有好几页,但没有以Z开头的名字。看来是没有希望了。我努力回忆着,有关她的情况我还知道些什么。她有一只印着她姓名首个字母的小提箱,她还拿了一束花。
  花!那不可能是早上买的花,因为花店要9点才开门,而我们乘的火车是8:45开。
  对了,火车站的西边有一家已经开门营业的花店。要看得见这花店,她一定是从西边进站的。
  在西边停的有哪些公共汽车呢?我查询着,一共有三路,都通向市郊。
  我还能想起些什么来呢?书摊,她在那里买了一本杂志。是什么杂志呢?我不知道,但我确实记得她挑选杂志的那个书架。
  我走到那个书架前看了看,上面摆放着各种杂志——《建筑业者专刊》《高保真画刊》《教师月刊》……她会不会是个教师呢?这不可能——她乘车那天不是周末。还有《电子学评论》《护士杂志》……难道她是位护士?
  我突然记起来,在火车上她说从早上四点起一口水也没有喝。早上四点,说明她刚下夜班。我又看了看公共汽车的路线表,其中有一路车经过一家医院——皇家医院。
  我来到这家医院,站在门口的车道上,观察着该在哪里询问。我看到一个房间门上写着“问询处”,想往那里走去,突然一辆救护车飞快地驶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让开,我只觉得被车的侧面撞了一下,以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我问道:“我这是在哪里?”
  “你在医院。”一位护士告诉我。
  “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姓名的首个字母是Z·Y的护士?”我问她。
  “我就是,”她说,“我叫泽娜·耶茨。有什么事吗?
  “你不可能是,”我说,“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有两个姓名首个字母都是Z·Y的人。”
  我在那里想了好几个小时,思考着如何才能找到我要找的人。后来我与这个名叫泽娜·耶茨的护士说起那件事情,她解开了这个谜:“我把自己的小提箱借给了另外一位护士,她的名字叫瓦莱里娅·沃森。”
  我想见的她终于出现了。她坐在我床边,嘴角带着一丝愉快的神情。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她问道。
  “运气,”我微笑着说,“就是一点小运气。”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篇就描绘了一位气质不俗、情调高雅的女护士形象,而且“我”被她深深吸引。
  B.本文故事并不复杂,“我”邂逅一位心仪的姑娘,但因为经验不足,差点儿就错过了。
  C.“我”有绅士风度,在火车上时,就赢得了女孩的好感;后来更是得到了女孩的欢心。
  D.“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说男女主人公的遇见也恰如此这般。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
  A.作者眼光独到,选材别致,人物描绘细腻,故事引人入胜,虽过程曲折,而结局美好。
  B.姓名首字母“Z·Y”贯穿全文,是文章的重要线索,据此读者可以掌握情节思路脉络。
  C.对话是本文重要部分,是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言为心声,都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D.本文情节安排得精巧,故事的悬念、铺垫与伏笔设置得非常巧妙,在尺幅间频现波澜。
  8.简析小说以“运气”为题的好处。
  9.文中的“我”何以能找到那位心仪的姑娘?请分条简析。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