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黄昏》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黄昏》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494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1
  • 浏览次数:723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29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 选文题目:黄昏 作者:季羡林 体裁:小说

试题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黄昏季羡林①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
  ②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们的眼,也糊了他们的心。他们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乱着,把黄昏关在门外。
  ③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
  ④黄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这我说不清。又有谁说得清呢?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象里描画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边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朦胧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这里蜕化出来么?
  ⑤然而,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溶入淙的水声里;又漫过了寂寞的沙漠,来到我们的国土里。我能想象: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跑了来,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阴影,又跑了去,来到我们的国土里,随了弥漫在远处的白茫茫的烟,随了树梢上的淡淡的金黄色,也随了暮鸦背上的日色,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⑥但是,在门外,它却不管人们关心不关心,寂寞地,冷落地,替他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它带来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幽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粘粘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
  ⑦黄昏是寂寞么?但是寂寞也延长不多久。黄昏仍然要走的。也真地不能久留,一瞬眼,这黄昏,像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走了。
  ⑧走了,真地走了。现在再让我问:黄昏走到哪里去了呢?这我不比知道它从哪里来的更清楚。我们知道的,只是,它走了,带了它的寂寞和美丽走了,像一丝微,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文本二:
  黄昏茅盾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拍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气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忿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气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冻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羡林的这篇散文以大朴无华为其主要特点,没有华彩铺陈,将一卷黄昏来去图悄然展示在读者面前。
  B.文本一中多次出现“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的日色”这些意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作者正是想要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来唤起读者心理的共鸣。
  C.文本二中作者对黄昏,不是孤立地直笔描写,而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浪色彩的变幻来烘托映衬、使深绿色的海、火红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的晚霞,交织、融合。
  D.古往今来,一些骚人墨客,面对黄昏多抒发时光流驶、世代沉沦之感,如李义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这两篇另辟新境,表达了对黄昏独特的感受,体现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7.关于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在写法上不落俗套。文本一着重运用了超凡的想象,用纷繁的景象编织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黄昏图;文本二通篇不着“黄昏”二字,而黄昏之态极其生动、鲜明。
  B.文本二中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浪的自然运动拟成人类的有规律步行,波浪跳跃着,翻滚着,喊杀着。
  C.文本一第⑥段的画线句子从视觉的角度写色彩,写出了黄昏有一种幽美的轻适的阒静。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写出了黄昏如梦似幻、朦胧微明的特点。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文本一第③段,作者把“黄昏”比喻成“轻梦”,写出了黄昏朦胧、美丽的特点“心上一掠”“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写出了黄昏短暂易逝,来去无踪。
  8.文本一中,作者反复提到“黄昏给人们关在门外了”,这样说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9.两个文本中“黄昏”的特点各不相同,作者也借不同的“黄昏”表达了不同的感悟。请结合文本分析。

试题答案:

6.A
  7.C
  8.(1)文中反复提到这句话,是为了强调黄昏虽美,却被人遗漏,孤独成为黄昏的重要特点之一。(2)黄昏短暂易逝,反复咏叹,强化抒情意味,表达对黄昏短暂的慨叹惋惜,也表达对人们漠视黄昏美的忧叹。(3)这句话反复出现,勾连全文,结构严密精巧。
  9.季羡林笔下的“黄昏”神秘、美丽、寂寞、短暂,但这样的“黄昏”很少被人感觉到,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作者感悟到有些生活中的美天天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发现它的美丽之所在;矛盾笔下的“黄昏”是绚丽、壮观的,作者给黄昏赋予了崇高的抱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仰。感悟到人生要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大朴无华”错误。本文讲究语言的节奏和变化,如“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是诗的想象和意境,这篇文章重铺陈,色彩浓艳,章句炜华。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C.“从视觉的角度写色彩,写出了黄昏有一种幽美的轻适的阒静。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写出了黄昏如梦似幻、朦胧微明的特点”错误。第六段的句子从视觉的角度看到的是黄昏如梦似幻、朦胧微明的特点,从听觉的角度写出的是幽美的轻适的阒静。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文中第二段写道黄昏时的景色,“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写出了黄昏时的美景。但是黄昏时虽美,但人们却在低隘的小屋里忙碌着,把黄昏关在了门外,写出了黄昏被人遗漏。第五段写到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来到我们的国土里,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说明黄昏又被人们忽略、遗漏。第六段写到黄昏却不管人们关心不关心,寂寞地,冷落地,替他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但是终于给人们关在了门外,说明黄昏的神秘和美丽却被人们漠视。所以反复提到这句话,从而写出了孤独是黄昏的正要特点之一。
  文章第七段写到“黄昏是寂寞么?但是寂寞也延长不多久。黄昏仍然要走的。也真地不能久留,一瞬眼,这黄昏,像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走了”,说明黄昏是短暂的。黄昏是美丽的,通是黄昏又是短暂的,作者反复提到“黄昏给人们关在门外了”,反复咏叹,强化了抒情色彩,从而表达人们对这样寂寞而又美丽的黄昏进行漠视的叹息。
  文章第二段提到“把黄昏关在门外”写出了黄昏的美丽,但被人们漠视。然后接下来写到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什么时候漫了来,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第七段提到当黄昏来到我们的国土时,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从而写出了黄昏短暂却被人们漠视。但是黄昏却不管人们是否关心它,它总是替他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但它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从而写出了黄昏神秘美丽却被漠视。所以反复提到“黄昏给人们关在门外了”,勾连起全文,使得结构严密精巧。
  9.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
  季羡林笔下的“黄昏”: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他们便有个黄昏”“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可知,季羡林笔下的“黄昏”神秘、美丽、寂寞、短暂,但这样的“黄昏”很少被人感觉到,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作者感悟到有些生活中的美天天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发现它的美丽之所在;
  矛盾笔下的“黄昏”:
  “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写到黄昏下的大海,通过黄昏下的大海来写黄昏,“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写出了黄昏的绚丽、壮观。
  “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气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写到黄昏是一种新的生气的开始,黄昏孕育着新的希望、显得温暖,所以作者给黄昏赋予了崇高的抱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仰。感悟到人生要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

  《黄昏》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