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火树银花濠江夜》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火树银花濠江夜》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663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59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10-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11-05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火树银花濠江夜 作者: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火树银花濠江夜——来自澳门同胞庆回归现场的报道1999年12月20日零点,普天之下中华儿女翘首以待、日夜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2500多名嘉宾和40多万澳门居民,在现场,在电视机前,亲眼看到了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激情伴着泪水,欢歌带着笑语,憧憬和着祝福,汇聚成喜庆祥和的热浪。
  本报记者连夜赶赴澳门各个场所,现场记录这一历史瞬间的那些普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和事……
  东望洋山鸟瞰:满城灯火满城情记者易凯报道:这里是澳门半岛最高点。俯瞰四周,回归之夜的澳门,满城灯火,流光溢彩,满城风情,千姿百态。
  眺望南面,冰仔岛和路环岛伴着彩灯,若隐若现,宛如两瓣莲花;那如丝如线、通体透明的澳体和友谊两座跨海大桥,如细细的荷茎,将半岛与离岛连接起来;三瓣合一,共同组成一朵怒放的莲花,横卧在南海万顷碧波之上。
  回首北方,珠海市的万家灯火与澳门夜景遥相呼应,共同装扮着回归之夜的绚丽图画。鸟瞰脚下,一座中国古典宫灯型的建筑,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那就是回归之夜万众瞩目之处——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场所。它的旁边是新闻中心所在的珠光大厦,来自世界各地300多家媒体的3500多名记者,在这里摆开战场。
  在澳门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的安排组织下,澳门充满生气。几万盆鲜花摆放在各主要街道的两旁,数千面鲜艳的国旗、区旗悬挂在主要建筑的门面上,400多条庆典横幅描金绘银。几十个大型灯饰上,莲花怒放,喜燕归巢,“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等标语,不断变幻着各种颜色。街上车水马龙,大多数计程车司机都自发地在车头和车顶插上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
  夜深了,东望洋山下依然聚集着不少游客。一位挂着相机的老者,指着灯塔告诉记者:“这座灯塔建于1864年,百多年来,它为千万条船指引航线。今晚零点,它将照亮澳门回家的归程,我一定要把这一历史时刻拍下来。”
  市政厅广场:市民欢歌喜泪流记者胡果报道:19日晚6时30分,澳门市政厅广场,人潮涌动,笑语喧天。高悬的串串彩灯撒下一片洋洋喜气,将南欧建筑风格的广场辉映如昼。一阵激越狂劲的潮州大锣鼓,以震天动地之势拉开了“万众欢腾迎回归”大型汇演的序幕.这个澳门最为繁华的中心地区,顿成欢庆的海洋!
  蓑尔之地,华洋共处,400年岁月悠悠,中华根脉坚守.枝叶依旧。回肠荡气的《中国人》,唱出自尊自强的中国心;深沉凝重的《把根留住》,传达永恒不变的华夏情。南拳、长拳、翻子拳,密如雨,快似风。濠江中学的武术表演,一招一式演蜂中国功夫;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濠江小学的琵琶合奏,丝丝缕缕流泻东方神韵。
  时针分分秒秒奔向那举世瞩目的一刻。近了,更近了,广场一侧的大屏幕上,政权交接大厅里,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携着澳门特区区旗,冉冉升起!一时间,掌声雷动,泪光点点……夜空中,回旋起一曲高亢的《中国大舞台》。寰宇欢歌,五洲同庆。这方小小的角落,连着濠江、神州、四海。今夜,凝聚无尽中华情怀;明天,共同创造东方精彩!
  澳门街巷:彻夜不眠两家人记者郑德刚、吴绮敏报道:回归之夜,巷陌深处,有多少不眠的澳门普通人家在聆听,在回忆,在期待……
  家居繁华闹市的郭秋杰和太太李佩仪,都是澳门生澳门长的澳门人。记者如约前去做客,一进门,便感受到洋溢其间的温馨。
  “这一夜是睡不了觉了。”坐在桌旁的郭秋杰喝一口茶,深情地说,“50年了,那一天也是在夜里,父亲领着我站在澳门的大海边,清清楚楚地听见解放军在解放几个海岛时的枪炮声,炮火把夜空都映红了。那时候自己还小,听父亲说,祖国就要解放了,从那一刻起,‘祖国’就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50年了,我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郭秋杰指着客厅里的一幅中堂对记者说,“我俩的父母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逃难到澳门的,从小寄人篱下,是伴着希望长大的,希望祖国强大,希望澳门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利佳大厦里居住着一户土生葡萄牙人的家庭。回归之夜,女主人卢美宝请来姐姐卢露露,全家人聚在一起收看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直播,他们为这一历史盛事举起了酒杯。
  卢家姐妹都是纯粹的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直系亲属有数十人。露露是澳督府从事礼宾事务的公务员。今天下午6时许,她离开澳督府降旗仪式的现场,结束了服务于澳督的工作。露露说,虽然澳督走了,但她和她的同事们仍然可以留在那座大楼中工作。“我们知道澳门终有一天要回归,这对我们土生葡萄牙人来说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我们要做许多新的尝试。”
  卢美宝家里的陈设可谓中西结合。客厅里,一尊半米高的唐三彩大马倚墙而立,一幅在今年春节时请出的财神画像悬于正面的墙上。但从房间色调和一些小装饰上看,这个家庭还保留了不少葡萄牙特色。主人说,他们很喜欢中国内地的城市,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去珠海走走,吃一吃那里的广东菜,和内地人聊聊天。他们认为,澳门回归后,这一切都可以继续。
  南湾湖畔:华灯璀璨照明天记者郑德刚报道:午夜时分,美丽的南湾湖畔早已被耀眼的彩灯照得通亮一片!
  用灯会的形式表示吉祥、喜庆的心情,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天下第一灯”美誉的四川自贡,灯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遍及民间,以其做工精美、形式多样独树一帜。为迎接澳门历史性的回归,自贡人应邀来到澳门,今天,他们早早便在风景如画的南湾湖摆开阵势。
  南湾湖畔人流如潮,绽放在夜色中的各色彩灯光彩照人,偌大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由美丽莲花托起的南海观音身披佛光,手执柳枝,在祥龙的环绕下轻施雨露,象征着祥和吉庆。远处,在4条流光溢彩的巨龙簇拥下,一条火龙攀缘而上,直冲霄汉,展示着龙的传人为祖国的统一而英勇奋斗的民族气概,也预示着中国将在新世纪里再攀高峰。
  天色微亮,南湾湖的华灯依然璀璨,像闪电般划破夜空的照相机闪光灯还在不时勾画出美丽的瞬间。澳门迎来了回归后的第一个黎明。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报道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作者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形容濠江小学的琵琶合奏,突出了澳门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激动之情。
  B.文章多处描写中国国旗与澳门区旗一同出现的情景,表明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澳门同胞是真心拥护“一国两制”的。
  C.“一条火龙攀缘而上,直冲霄汉……也预示着中国将在新世纪里再攀高峰”,由现实延伸到未来,深化了本文的主题。
  D.本文的主题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基本相同,都侧重于突出一个时代的结束。
  2.下列对这篇报道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以澳门回归这个历史时刻导入,以精练的语句高度概括出澳门居民欢庆回归的情景,渲染出喜庆的气氛,为正文部分张本。
  B.记者易凯的报道从不同的视角,按照“眺望南面”“回首北方”“鸟瞰脚下”的顺序依次描绘所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C.郭秋杰的回忆使得文章在现实的背景上有了历史的纵深感,这一点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有相似之处。
  D.郭秋杰家里的中堂与卢美宝家里的陈设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与各自主人的形象一起,展现了两个家庭面对回归时截然不同的心态。
  3.下列各项判断,不符合这篇新闻报道思想的一项是( )
  A.澳门回归,澳门人民在欢乐和自豪之余,对澳门美好的明天充满希望。
  B.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的夙愿,是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的一个历史丰碑。
  C.澳门回归后,要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使中华文化传承光大,多元文化异彩纷呈。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是“一国两制”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障。
  4.请举例赏析这篇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
  5.这篇新闻报道在谋篇布局上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1.D 2.D 3.D
  4.①热情洋溢,多用四字词语,浓墨重彩。如“俯瞰四周,回归之夜的澳门,满城灯火,流光溢彩,满城风情,千姿百态”运用“俯瞰”“流光溢彩”“千姿百态”等书面色彩强烈的词语,极力渲染灯光明亮的景象,表达出浓烈的喜悦之情。
  ②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如“眺望南面,氹仔和路环岛伴着彩灯……横卧在南海万顷碧波之上”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具体,富有美感。
  ③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相兼,变化多样。如“回肠荡气的《中国人》……丝丝缕缕流泻东方神韵”,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摇曳多姿。 5.①围绕庆祝澳门回归这个主题,由同一时间、不同场所的各路记者的报道汇合而成,从不同角度、最大限度地报道了澳门各个场所的庆祝盛况,给人以全面的印象;
  ②不同场所的报道相对独立,各自都有自己的小标题,又在同一主题下形成有机的整体;
  ③点面结合,既有对某个场所庆祝场面的整体描绘,又有对某个家庭某个人物的重点采访,既给人以全面的印象,又重点突出;
  ④有意描写了南湾湖畔黎明时刻的情景,将之放在最后,并配以“华灯璀璨照明天”的标题,意味深长。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基本相同,都侧重于突出一个时代的结束”错,本文侧重于表现澳门同胞庆祝回归时的喜悦。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对比”“截然不同的心态”错误。报道将两个不同的家庭并置在一起,不是为了对比,而是因为这两个家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两家的心态也不是“截然不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A.“对澳门美好的明天充满希望”符合文章“寰宇欢歌,五洲同庆……共同创造东方精彩!”等思想。
  B.“一个历史丰碑”符合文章“这座灯塔建于1864年……我一定要把这一历史时刻拍下来”“我俩的父母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逃难到澳门的……希望澳门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等思想。
  C.“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符合文章“卢美宝家里的陈设可谓中西结合……这个家庭还保持了不少葡萄牙特色”等思想。
  D.“最广泛的团结”“一国两制”在文中没有直接依据。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从用词特点看,本篇新闻报道多用四字词语,如“莲花怒放”“喜燕归巢”“辉映如昼”等,简洁凝练;多用带有色彩的词语,如“流光溢彩”“晶莹剔透”“万顷碧波”等,浓墨重彩,醒目鲜明;多用饱含感情的词语,如“笑语喧天”“泪光点点”等,既热情洋溢又感人心魄。
  从造句特点看,该报道多用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的句式,如“寰宇欢歌,五洲同庆。这方小小的角落,连着濠江、神州、四海。今夜,凝聚无尽中华情怀;明天,共同创造东方精彩”等。
  从修辞角度看,该报道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南湾湖畔人流如潮”“由美丽莲花托起的南海观音身披佛光,手执柳枝,在祥龙的环绕下轻施雨露”等,把报道对象刻画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
  从整体看,选文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现场报道组合而成的,这些独立报道与欢庆回归主题的关系是:各个场所记者的报道各自相对独立,又从不同方面表现主题,统一于欢庆回归这个主题之下。
  从这些报道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有的写点,如“澳门街巷:彻夜不眠两家人”这个报道集中笔墨记叙了两家人庆祝澳门回归的情形;有的写面,如“东望洋山鸟瞰:满城灯火满城情”这个报道以鸟瞰的形式概写庆祝的场景。
  而结尾描写南湾湖畔黎明时刻的情景,并配以“华灯璀璨照明天”的标题,显然不只是写景,而是运用象征手法,让人联想到澳门的美好前景。

  《火树银花濠江夜》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