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99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13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1-12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选文题目: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作者: 体裁:非连续性文本

试题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书院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学制改革而从制度层面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书院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逐渐积淀凝练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书院精神。虽然不同时代、不同书院的书院精神各有异同,但总体而言,书院精神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到众多书院的学规、书院记等各类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书院对人格修养、品德养成的高度强调;第二,担当天下、传道济民、教化社会的经世精神。书院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而不是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的陋儒;第三,穷本探源、极深研几、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书院士人穷理尽性,关注对大本大原问题的探究,致力于深入的理论探讨,努力为重建秩序、安顿人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不囿成说、不断超越、与时偕行、引领学术思潮的创新精神。书院独特的氛围,自由的学风,激发了士人的创新意识。宋代以后中国思想史上的几次学术创新,都是与书院相联系的;第五,有教无类、自由讲学、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许多书院招收学生不拘一格,没有出身、地域限制。同时邀请不同学派学者讲学论辩,包容、接纳不同的学术观点。第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质疑问难的自主精神。书院在尊师重道的同时,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老师视为学生求学问道的同路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疑难之处,师生互相探讨论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书院最为核心的功能和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与以科举功名为目标的“俗学”分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在宋代前期,因为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迅速扩大而官学不振,书院教育定位于从数量上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但办学模式上仍趋同于官学,衡量书院办学成就的标准也主要是学生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但是到南宋时期,在士人学子愈发热衷于科举功名,追求功利之风日益炽盛的情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对当时教育的弊病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反思。朱熹曾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基于儒家的教育理想,思考教育的宗旨,指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明理修身、经纶世务,而不是谋取声名利禄。而当时主教岳麓书院的大儒张栻也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一文针砭时弊,对学子殷殷劝勉:“侯之为是举也(指刘珙重修岳麓书院),岂将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抑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明确提出了以“成就人才,传道济民”为导向的教育宗旨与目标。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重塑了书院教育的灵魂,提升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品质,使书院教育得以回归根本,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肖永明《古代书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材料二:
  光明智库: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吴国富:传统书院教育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首先在于它关注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其次,书院教育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与适用于一时一地、一个行业、一个方面的知识技术教育迥然有异。书院教育使人在由过去、现在、未来构建起来的人类历史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在由芸芸众生、各行各业构建起来的人类社会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最后,书院教育为教育者、受教育者赋予了充足的发展可能性,使其心智不断得到开发,也使其热情不断得到激发,因而能够吸引众多名家大儒投身于这一事业。
  肖永明: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书院教育的这些传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不应因时代的变化而湮灭,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宝贵资源。现代教育如果抛弃这些宝贵传统,其损失是无法想象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记者《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院精神主要体现在书院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等方面。
  B.书院秉承“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育人理念,这使得书院在学术领域极富有创新精神。
  C.如果不是朱熹、张栻等人提出不同于“俗学”的理念,书院教育的灵魂难以回归根本。
  D.传统书院教育的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符合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因而值得现代教育深入挖掘。
  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书院精神”的一项是( )
  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请结合材料对下面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
  著名的东林书院的讲堂——“依庸堂”,大堂立柱上的对联是明代重修书院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题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千古绝对,静静地悬挂在“依庸堂”大堂左右,彰显了中国书院文化的风骨,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试题答案:

4.B 5.C
  6.①从对联来看:顾宪成劝勉读书人既要读书,又要关心天下大事。②从书院精神来看:这是传统书院精神中“担当天下、传道济民”精神理念的体现,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③从现代意义来看: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在当下也有启迪意义。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这使得书院在学术领域极富有创新精神”强加因果。原文材料一“书院最为核心的功能和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与以科举功名为目标的‘俗学’分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书院独特的氛围,自由的学风,激发了士人的创新意识”,可见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材料一“书院精神”有: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担当天下、传道济民、教化社会的经世精神;穷本探源、极深研几、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不囿成说、不断超越、与时偕行、引领学术思潮的创新精神;有教无类、自由讲学、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质疑问难的自主精神。
  A.体现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
  B.体现穷本探源的探索精神。
  C.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书院最为核心的功能和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与以科举功名为目标的‘俗学’分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可知,该选项体现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书院精神相悖。
  D.体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创新精神。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依庸堂”顾宪成题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对联内容来看,彰显了顾宪成劝勉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天下大事的思想。
  从书院精神来看,结合材料一“担当天下、传道济民、教化社会的经世精神”可知,这副对联是传统书院精神中“担当天下、传道济民”精神理念的体现。结合材料一“书院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可知,这副对联是指东林书院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
  从现代意义来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千古绝对,彰显了中国书院文化的风骨,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此对联常用表示读书人时时关怀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大众疾苦,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在当下也有启迪意义。它告诫我们既要致力于读书,又要关心政治,二者要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