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994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14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1-12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章
  • 选文题目: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 作者:朱良志 体裁:社会科学类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画贵在“仿”,书重在“临”,篆刻以秦汉印为最高法式等等。唐宋以来的艺术,其实就走在一条“古路”上。
  “古”,当然与时间有关。说到“古”,人们自然会想到复古、重视过去、崇尚传统等。但是,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很复杂,不能仅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追求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法门”——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本。这种“古”——时间、历史所构成的无形存在,是创造的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如赵孟頫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秾艳,便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他所理解的“古意”,本质上是时间性的。其中包含的潜在观念,乃是以古为美,所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认为,有成就的艺术家,要“近”于“古”,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
  二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它重在透过变化的表象,去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发现人生命存在的意义。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今人心中有,古人心中也有,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天地人伦中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如龚贤诗中所说:“小台临寂历,溪断欲生烟。此地近于古,何年方及春?”这里所言“近于古”的古意,不是赵孟頫的古风,它是“不及春”的,无时间是其根本特点。龚贤在高古寂历中,荡却时间性裹挟所产生的种种迷思,将人从知识表象中、历史丛林里、功利追逐处拯救出来。如石涛所说,艺术创造是“一洗古今为快”——挣脱“古今”缠绕,追求生命里永不凋谢的春花。
  这两种“古意”并非截然分别,而是彼此相关。时间性古意,往往又是达至非时间古意的前提,甚至是必要前提。艺术家是在时间性“古意”之外去追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非时间的永恒“古”意。中国艺术中的怀古情结,便与此相关。人们说“怀古”,并不意味就是对古人生活状态的歆慕,也不意味对传统、历史的重视。陶渊明有诗云:“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非时间意义的“怀古”,不是思念古人、古代,而是在“怀古”中超越古今,彰显一颗亘古常在的朴素之心。这种怀古,乃是“古外求古”,以时间性的“古”为媒,发现时间之外的本初之“古”。
  千余年来中国艺术中的“怀古”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循着一条“古外求古”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第一,从两种“古意”的关系上说,“古外求古”,是强调有一种“他者”的眼光,前一个“古”是时间性的,是导入后一个“古”——非时间超越境界的前提。引入这个与“今”相对的他者,是为粉碎人们对“今”的执着,这是一种必要的否定力量。第二,从远处说,“古外求古”,强调艺术创造要有一种高远的宇宙意识。清初周亮工提出“古心危”的观点,人要有凌铄千古之志,一种超迈的精神意识,他认为这是为艺的基石。第三,从切近处说,“古外求古”,是为了彰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同具的素怀。
  (摘编自朱良志《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说法就是这种倾向在诗歌散文领域的体现。
  B.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并非“复古”二字可以概括的,不能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
  C.本文所说的“古”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重在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和发现人生命存在的意义。
  D.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古人之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进入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龚贤的诗歌为例,意在证明存在一种超越时间的和能拯救人于知识表象、历史丛林、功利追逐中的古意。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时间性古意”和“非时间性古意”的关系,突出了“非时间性古意”的重要地位。
  C.文章引用石涛的话,既说明真正的艺术要由“古人之迹”到“古人之心”,又引出对两种“古意”关系的讨论。
  D.文章先指出“重古”的现象,再分析“古”的两种内涵,最后论述两种“古意”的关系,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王世贞称赵孟頫的书法“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体现了赵孟頫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的思想。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B.由时间和历史构成的时间性的“古”如同艺术家脚下的大地,是当下创造的范本和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
  C.当一代代的人望向张若虚笔下那轮年年相似的江月时,应该会感受到天地人伦中那亘古不变的勃郁的生命精神。
  D.传统艺术中的“高古”指高远古雅、不涉俗韵,是一种寄心太古,风神超凡的艺术追求,应属于时间性的古意。

试题答案:

1.A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不能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曲解原意。原文表述为“不能仅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有“仅”的限制。
  C.以偏概全,根据原文“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追求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内涵:”“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法门’——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本”“二是非时间性的……它重在透过变化的表象,去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发现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可知,本文所说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内涵,选项只说了“非时间性的”。
  D.“‘古人之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进入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说法错误。由原文“龚贤在高古寂历中,荡却时间性裹挟所产生的种种迷思,将人从知识表象中、历史丛林里、功利追逐处拯救出来。如石涛所说,艺术创造是’一洗古今为快’——挣脱‘古今’缠绕,追求生命里永不凋谢的春花”可知,“古人之心”就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古意”,它正是前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的,选项混淆概念。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说法错误。文章在阐明“时间性古意”和“非时间性古意”的关系时未使用对比论证。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应属于时间性的古意”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非时间性”的内涵可知,“高古”应属于非时间性的古意。
  故选D 。

  《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