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诗歌鉴赏 >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58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89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2-21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诗 题材类别:写景抒情诗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孔子。孔子曾因凤不至、麟被获而伤世道衰微。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且持续时间长。
  B.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蚊蚋在飞舞,隔得远远的,可以看到野鸭乱入河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兼有直抒胸臆的手法,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诗人笔下的景色呈现不同的面貌,总体上是壮丽的。
  16.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6分)

试题答案: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从正面描写”错误。“溪行衣自湿”是从侧面来写,“亭午气始散”是从正面来写,应该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6.答案:①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②诗人用“孔父伤时”的典故表达生不逢时的苦闷,用“王粲去国”的典故表达去国之情,想到自己这一生漂泊不定,不禁慨叹不已。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诗句内容,结合注释②③进行分析。内容上,诗人突然想到了孔子,想到了“吾道穷矣”的一声浩叹,忧时伤世之意顿生;又想到了王粲,想到了“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的哀伤无奈;最后想到了“我”——自己这一生苦于漂泊,转徙江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已进老境的杜甫久病、漂泊,心中的悲苦一如江水漫漫。可是,无限江山,孤身一人,这种悲苦又能向谁倾诉呢?所以唯有一声长叹而已!艺术手法上,诗歌倒数第三、四句连用两典,把个人不幸与家国情怀连在一起,引出一声长叹。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杜甫)鉴赏试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