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30106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6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2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章
  • 选文题目: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 作者:俞金尧 体裁:社会科学类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法国历史学家勒高夫研究中世纪欧洲的时间后,提出了“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两个概念,以说明中世纪社会是一个由教会和教士掌控时间、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屈从于教堂钟声的社会。
  公共报时古已有之。但在欧洲,从古代到中世纪,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报时不多。城门的开和关,需要权威的报时信号。中世纪的城市还实行宵禁,相关的时间信号也需要广而告之。由于从早到晚有多次神圣的礼仪活动,教会和修道院都制定了明确的作息表,到一定的时候,教堂就会鸣钟报时。报时当然是为修道院内部的统一行动服务,但报时的钟声会越出修道院而传遍所在的村社。因此,教堂的钟声很自然地成了世俗生活的时间参考。
  但是,随着工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人需要有适合工商业活动的时间安排。结果,在城市里,在一些公共建筑物上,比如在市政厅和塔楼上,世俗当局安装公共时钟,形成了与教堂的钟塔相对的城市景观。代表工商业者需要的时钟时间是世俗社会的时间,“商人时间”开始取代教会时间。勒高夫认为,这一变化体现了城市共同体运动在时间领域中发生的一场“伟大革命”。
  在勒高夫之前,从未有人从时间的角度观察过那个时代欧洲社会的变化。他的研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人们的观念中,“教会时间”和“商人时间”仿佛成了中世纪欧洲社会和近代欧洲社会的两个标签。而在时间观念的演变方面,这两种时间似乎呈现了前后相继的线性发展过程。不过,勒高夫对这一变化的叙述却显得简单。首先,教士时间与商人时间并非对立,它们长期共存。世俗的钟声与其说是取代教堂的钟声,不如说是一种补充。其次,在城市中,以工商业为主的世俗活动越来越重要,专门为世俗生活提供时间信息成为必要,特别是在工商业城市,经济生活的节奏具有摆脱对教士时间的依赖的趋向。自14、15世纪以后,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法国北部、英格兰南部和德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市政厅、广场、市场、码头等地方建起了钟楼,高高的钟楼与教堂的塔楼遥遥相对,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为市民和工商业从业人员获取时间信息提供便利。那时,教堂的钟声和世俗社会的公共报时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中世纪以后欧洲城市上空的乐章。
  时间不是独立的存在,不论是教会时间,还是世俗时间,都与现实社会相适应,它们起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丰富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多重的时间节奏,它们都借由钟声得以表达。钟声的社会意义由时间的社会性所规定。当一群人共同从事一项活动,时间就起到了协调行动的作用,而报时的钟声就是集体行动的信号。在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的钟声主要服务于修道院内部的集体行动;教区教堂的钟声为辖区内的信徒提供做礼拜的时间信号;而城市公共时钟则服务于城市社会的每一个人,人们根据各自所需的报时信号,参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
  摘编自俞金尧《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
  1.下列对“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是勒高夫在研究中世纪欧洲历史后提出的概念。
  B.从“教会时间”逐步演进到“商人时间”,这是一个前后相继的线性发展过程。
  C.在“教会时间”占优势时,人们常依据教堂和修道院的钟声来安排世俗生活。
  D.随着工商业活动发展,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共时钟,商人时间开始取代教会时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直接点明勒高夫提出的“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两个新概念。
  B.文章简要介绍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生活,使读者理解商人时间和教会时间的含义。
  C.最后一段列举修道院、教区教堂、公共时钟,说明了时间源于现实、服务现实。
  D.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出一定倾向性,他更倾向于肯定“商人时间”的进步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城市出现公共时钟前,欧洲没有公共报时,人们只能依靠教堂钟声获得时间信息。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B.教会和修道院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定时敲响钟声是为了方便内部人员的统一行动。
  C.14、15世纪的欧洲乡村,生活节奏比较缓慢,“教会时间”有可能占据优势地位。
  D.为了对抗教会时间,市政厅、广场等处建起了公共报时钟楼,与教堂塔楼遥遥相对。

试题答案:

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演进到……这是一个前后相继的线性发展过程”错误。由原文“教士时间与商人时间并非对立,它们长期共存。世俗的钟声与其说是取代教堂的钟声,不如说是一种补充”可知,二者并不是演进和替代关系,二者长期共存。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出一定倾向性,他更倾向于”错误。作者态度客观中立,并没有倾向性。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欧洲没有公共报时”错误。由原文“公共报时古已有之。但在欧洲,从古代到中世纪,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报时不多”可知,欧洲“公共报时古已有之”,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报时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公共报时”。
  B.“定时敲响钟声是为了方便内部人员的统一行动”错误。由原文“在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的钟声主要服务于修道院内部的集体行动;教区教堂的钟声为辖区内的信徒提供做礼拜的时间信号”可知,修道院是为了方便内部人员,教堂的钟声还有“为辖区内的信徒提供做礼拜的时间信号”的功能;
  D.“为了对抗教会时间”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市政厅、广场、市场、码头等地方建起了钟楼,高高的钟楼与教堂的塔楼遥遥相对,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为市民和工商业从业人员获取时间信息提供便利。那时,教堂的钟声和世俗社会的公共报时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中世纪以后欧洲城市上空的乐章”可知,原文只是说“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为市民和工商业从业人员获取时间信息提供便利”,并没有说“为了对抗教会时间”。
  故选C。

  《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