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3015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9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4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 作者出处:列子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藉|世故|诚|临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为,人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无不玩也。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拟齐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无不必致之犹藩墙之物也。及其游也,虽山川险阻,涂径修远,无不必之,犹人之行咫步也。宾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厨之下不绝烟火,堂庑之上不绝声乐。奉养之余,先散之宗族;宗族之余,次散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国。行年六十,气干将表,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一年之中尽焉,不为子孙留财。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葬之,反其子孙之财焉。
  段干木闻之,曰:“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为也,众意所惊,而诚理所取。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
  杨子曰:“既生,则废①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
  (节选自《列子·杨朱》,有删改)
  材料二: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②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
  (节选自《颜氏家训·养生》)
  【注】①废:搁置,此处可理解为“听任”。②谗慝:为奸作恶。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殊A方B偏国C非齐D土之所产E育者F无不必G致之H犹藩墙之物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意为凭借,与《谏逐客书》“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思不同。
  B.世故,意为生计,与“老于世故”“人情世故”中的“世故”意思不同。
  C.诚,意为确实,与《六国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相同。
  D.临,意为临近,与《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的“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木叔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奉养宾客数以百计,每日声乐不绝;后逐步遣散宾客以及家中婢妾,并在一年之内散尽家财,最终无安葬之资。
  B.段干木高度评价端木叔的德行,认为其行为虽然惊世骇俗,但是符合情理,而卫国君子多以礼教自持,自然难以理解其放诞行为背后的深意。
  C.颜之推认为应当爱惜生命,但要选择正当的手段,不能因满足欲望、为奸作恶而遭致死亡,但可以为忠孝仁义、全家济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D.乱世中,许多名臣贤士苟且求生却遭受侮辱,而吴郡太守张嵊和世子夫人皆为义而死,保持了气节,颜之推借两者鲜明的对比阐明了生死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葬之,反其子孙之财焉。
  (2)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
  14.以上两则材料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表达了对待生死的态度,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人物 对待生死的态度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杨朱 ①
  颜之推 强调生与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应当舍生取义。
  王羲之 ②

试题答案:

10.CFH 11.D 12.A
  13.(1)全国凡是受过他施舍的人,一齐出钱把他埋葬了,又把财产退还给了他的子孙。(2)为什么那些贤能有智慧的人坚守操行这般艰难?而奴婢妾女一类的人舍身就义却这般容易?
  14.①对生死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不要担忧生命的长短。②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远在异域他国,并非齐国的土地所生产培育的东西,也都一定要弄来,就好像是自己围墙里的东西一般。
  “虽殊方偏国”是整个句子的状语,前面有“虽”这个关联词,所以在“偏国”后面断开,故在C后断。
  “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是“即使……也”这一复句前一分句结束,应该在“产育者”后面断开,故在F断。
  “无不必致之”是“即使……也”这一个复句后一分句结束,动宾成分完整,应该在“必致之”后面断开,故在H后断。
  故选CFH。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藉”,凭借,依靠。/“借给”。句意:凭借他祖辈的财产。/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B.正确。“世故”,生计。/世俗人情。句意:他不经营生计。/对世故人情很老练。
  C.正确。两个“诚”都是“确实”之意。句意:确实是符合自然之理的。/因为战败而亡国,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D.“意思相同”错误。“临”,面对。/靠近,临近。句意:面对危难苟且求生。/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临近深深的潭水。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后逐步遣散宾客以及家中婢妾”错,依据“奉养之余”“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可知杨朱没有遣散宾客,而是在奉养宾客之余,才遣散家财的。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人受其施者”,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受其施者人”“受到过他施舍的人”;“相与”,共同,一起;“赋”,通“赙”,赠送财物办丧事;“反”,通“返”,返还,退还。
  (2)“贤智”,形容词作名词,“贤能有智慧的人”;“操行”,名词作动词,“坚守操行”;“引决”,自杀,文中指“舍生取义”。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可知杨朱对待生死的态度是听之任之,不必担忧生命的长短。
  《兰亭集序》中,体现王羲之生死观的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意思是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卫国的端木叔,是子贡的后代。靠他祖辈的财产,家中积聚万金之多。但他不经营家业,却纵情所好。只要是人们所想做的,人们所想玩的,他无不去做,无不去玩。他家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几乎可同齐、楚两国的君王相媲美了。至于他情意所喜好的,耳朵所要听的,眼睛所想看的,口中所想尝的,即使远在异域他国,并非国中所生产培育的东西,都一定要弄来,就好像是自己围墙里的东西一般。他外出游览时,尽管山川险阻,道路遥远,都一定要去,就像在咫尺之间散步一般。四方来宾在他家里做客,每日数以百计,厨房灶下的烟火整天不熄灭,厅堂廊房里的声乐从不断绝。奉养门客之余,先把钱财施散给宗族;施散给宗族之余,再施散给乡里;施散给乡里之余,又施散给整个都城的人民。他活到六十岁时,身体即将衰弱,便抛弃家事,把所有的库藏、珍宝、车服、妾媵统统施散出去。一年之内就施散尽了,不给子孙留下一点财产。到他重病之际,没有买药求医的钱;到他去世之后,没有买棺埋葬的钱。全国凡是受过他施舍的人,一齐出钱把他埋葬了,又把财产退还给了他的子孙。
  段干生听说这件事,说:“端木叔真是个通达的人,德行超过了他的祖先。他所行的,他所为的,众人都感到惊骇,但确实是符合自然之理的。卫国的君子多以礼教来约束自己,当然是不足以理解端木叔的用心了。
  杨朱说:“人既已活着,就听之任之,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以等待死亡。将要死亡,也不要管那么多,顺其自然,什么时候死,由他去,直至命终。没有什么不可放弃的,没有什么不可放任的,为什么还要为生命的长短而担心呢?”
  材料二:
  生命不能不珍惜,也不能苟且偷生。走上邪恶危险的道路,卷入祸难的事情,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丧身,为奸作恶而导致死亡,这是君子应该珍惜的;干忠孝的事而被害;做仁义的事而获罪,丧一身而保全家人,丧一身而利国家,这些都是君子所不责备的。自从梁朝乱离以来,我看到一些有名望的大臣和贤能的文士,面对危难苟且求生,最终还是不能求得,还白白地遭致窘迫和污辱,真叫人愤懑。侯景之乱时,王公将相大多被杀戮侮辱,妃主姬妾也几乎没什么人幸存。只有吴郡的太守张嵊,在组织义军起义时失败,被逆贼杀害,言辞和神色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样子;还有鄱阳王世子的谢夫人,站上屋顶怒骂反贼,被箭射中身亡。谢夫人就是谢遵的女儿。为什么那些贤能的智士要坚守操行这般艰难?而奴婢妾女一类的人舍身就义却这般容易?这就是一种悲哀啊!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