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3041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07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5-20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 作者出处:资治通鉴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会|辄|拥护|贡献|讽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欲辅归北庭,会宪诛而止。于除鞬自畔还北,诏遣将兵长史王辅以千馀骑与任尚共追讨。斩之,破灭其众。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馀种留者尚有干馀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就此渐盛。
  单于顿屠何死,单于宣弟安国立。安国初为左贤王,无称誉;及为单于,单于适之子左谷蠡王师子以次转为左贤王。师子素勇黠多知前单于宣及顿屠何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还受赏赐天子亦加殊异由是国中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欲杀之。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多怨之。安国因是委计降者,与同谋议。师子觉其谋,乃别居五原界。每龙庭会议,师子辄称病不往。度辽将军皇甫棱知之,亦拥护不遣,单于怀愤益甚。
  春,正月,皇甫棱免,以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相平,乃上书告崇。崇讽西河太守令断单于章,单于无由自闻。崇因与朱徽上言:“南单于安国,疏远故胡,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及左台且渠刘利等;又,右部降者,谋共迫胁安国起兵背畔,请西河、上郡、安定为之做备。”帝从之,于是徽、崇遂发兵造其庭。安国夜闻汉军至,弃帐而去。因举兵欲诛师子。师子先知,乃悉将庐落(毡房,代指部落、部众)入曼柏城,安国追至城下,门闭,不得入。朱徽遣吏晓譬和之,安国不听。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崇、微因发诸郡骑追赴之急,众皆大恐,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虑并被诛,乃格杀安国,立师子为单于。
  西域都护班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馀人讨焉者,到其城下,诱焉者王广、尉犁王泛等于陈睦故城,斩之,传首京师;因纵兵钞掠,斩首五千馀级,获生口万五千人,更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者王。超留焉者半岁,慰抚之。于是西域五十馀国悉纳质内属,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有删节)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能断开,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师子素勇黠多知A前单于宣及顿屠何B数遣将兵出塞掩击C北庭D还E受赏赐F天子亦加殊异G由是国中H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I安国欲杀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恰巧,正好,与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会”含义不同。
  B.辄,总是,就,与袁枚《黄生借书说》“故有所览辄省记”中的“辄”含义相同。
  C.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古今基本相同,如文中“拥护”“贡献”的意义古今相同。
  D.讽,用含蓄的话劝告,引申为暗示,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宪将于除鞬确立为北匈奴单于,于除鞬则自行叛离返回匈奴北方,被和帝派遣的将兵长史王辅与任尚率军剿灭。
  B.安国继单于位后,因与左贤王师子两人政见不合,加之师子勇猛多谋,引发安国嫉恨,故安国欲除之而后快。
  C.单于安国因与中郎将杜崇不和,便上书控告杜崇,杜崇指使人截留奏章,并与朱徽共同上书向朝廷示警。
  D.西域都护班超率军讨伐焉者,斩杀焉耆王广等人,同时,班超恩威兼施,西域五十多个国家纳贡称臣,归附汉朝。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安国因是委计降者,与同谋议。师子觉其谋,乃别居五原界。
  (2)朱徽遣吏晓譬和之,安国不听。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
  14.联系文本,简要概述安国被杀的原因。

试题答案:

10.BCH 11.C 12.B
  13.(1)安国因此将自己的打算寄托在投降者身上,和他们一同谋划商议。师子察觉了他们的阴谋,于是就另外驻扎在五原界。(2)朱徽派官员晓譬进行调和,安国不听从。城既然不能攻克,安国就率兵驻扎在五原。
  14.①嫉贤妒能,要杀功劳卓著、众人敬服的师子;②与朝廷官员意见不合,关系紧张;③疏远旧部,亲近新降之人。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师子一向勇猛狡黠足智多谋,前单于宣和顿屠何二人屡次派他领兵出塞袭击北匈奴,回师后,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因此,匈奴国内都尊敬师子而不依附安国,安国想杀死师子。
  “师子素勇黠多知”为主谓结构,A处断开。
  “前单于宣及顿屠何数遣将兵出塞掩击”中“前单于宣及顿屠何”作主语,“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作谓语,所以在BC处不能断开。
  “国中尽敬师子”中“国中”作主语,“敬”作谓语,“师子”作宾语,所以不能在H处断开。
  故选BCH。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 正确。会:恰巧,正好。/一定。句意:恰逢窦宪被杀而计划停止。/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
  B. 正确。辄:总是,就。句意:每逢匈奴王庭集会,他总是称病而不肯前往。/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C.“‘贡献’意义古今相同”错误。“贡献”在文中为“进贡”“进奉”之意,与现代词义不同。句意:都经过几重翻译来汉朝进贡。
  D.正确。 讽:用含蓄的话劝告,引申为暗示。/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句意:杜崇暗示西河太守截留单于的奏章,使单于无法申诉自己的意见。/邹忌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齐王接纳规劝。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政见不合”错误。根据原文“师子素勇黠多知前单于宣及顿屠何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还受赏赐天子亦加珠异由是国中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欲杀之”,可知师子勇猛狡黠,足智多谋。出兵塞袭击北匈奴,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因此,匈奴国内都尊敬师子而不依附安国,安国想杀死师子。选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因是”,因此;“委”,寄托;“乃”,于是;“居”,驻扎。
  (2)“和”,调和;“听”,听从;“引”,率领;“屯”,驻扎。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师子素勇黠多知前单于宣及顿屠何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还受赏赐天子亦加珠异由是国中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欲杀之”,可知师子勇猛狡黠,足智多谋。出兵塞袭击北匈奴,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因此,匈奴国内都尊敬师子而不依附安国,安国嫉贤妒能,要杀功劳卓著、众人敬服的师子。
  根据原文“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相平,乃上书告崇。崇讽西河太守令断单于章,单于无由自闻。崇因与朱徽上言:“南单于安国,疏远故胡,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及左台且渠刘利等;又,右部降者,谋共迫胁安国起兵背畔,请西河、上郡、安定为之做备。”帝从之,于是徽、崇遂发兵造其庭。安国夜闻汉军至,弃帐而去”,可知安国与中郎将杜崇相处不和,其控告杜崇的奏章被西河太守截留,皇帝听从了杜崇与朱徽的意见,攻打匈奴,安国战败而逃,最终被杀。
  根据原文“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多怨之。安国因是委计降者,与同谋议”“南单于安国,疏远故胡,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及左台且渠刘利等;又,右部降者,谋共迫胁安国起兵背畔,请西河、上郡、安定为之做备”,可知安国疏远旧部,亲近新降之人趁机杀死师子,却被杜崇与朱徽利用,最终被杀。
  参考译文:
  当初,窦宪立于除鞬为北匈奴单于以后,想要辅助他返回北匈奴王庭,恰逢窦宪被杀而计划停止。于除鞬自己叛离返回北方,(和帝)下诏派将兵长史王辅率领一千余骑兵和任尚共同追击讨伐。斩杀了于除鞬,消灭了他的部众。(自从)耿夔打败北匈奴,鲜卑人便乘此机会辗转迁徙占据了北匈奴。匈奴人残存的还有十余万户,全都自称为鲜卑人;鲜卑从此日益强盛。
  匈奴单于顿屠何去世,前单于宣的弟弟安国继位。安国当初是左贤王,没有声誉;等到他当了单于,前单于适的儿子右谷蠡王师子按照次序转升为左贤王。师子一向勇猛狡黠足智多谋,前单于宣和顿屠何二人屡次派他领兵出塞,袭击北匈奴,回师后,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因此,匈奴国内都尊敬师子而不依附安国,安国想杀死师子。那些刚投降的北匈奴人,当初在塞外曾屡遭师子的袭击掳掠,大都痛恨他。安国因此将自己的打算寄托在投降者身上,和他们一同谋划商议。师子察觉了他们的阴谋,于是就另外驻扎在五原界。每逢匈奴王庭集会,他总是称病而不肯前往。度辽将军皇甫棱知道这件事,也支持保护师子而不派他前往王庭。单于安国愈发怀恨。
  春季,正月,皇甫棱被免官,命执金吾朱徽代理度辽将军。当时匈奴单于与中郎将杜崇相处不和,单于便上书控告杜崇。杜崇暗示西河太守截留单于的奏章,使单于无法申诉自己的意见。杜崇乘机与朱徽一同上书说:“南匈奴单于安国,疏远旧部,亲近新降之人,想要杀害左贤王师子和左台且渠刘利等。再者,匈奴右部的投降者正在谋划共同胁迫安国起兵反叛,请西河、上郡、安定三郡为此警戒备战。”和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朱徽、杜崇就率军来到匈奴王庭。安国夜里听到汉军抵达,丢弃庐帐而逃。于是就发兵想要诛杀师子。师子事先得到消息,便率领全体部众进入曼柏城。安国追到城下,城门关闭,不能进入。朱徽派官员晓譬进行调和,安国不听从。城既然不能攻克,安国就率兵驻扎在五原。杜崇、朱徽于是调发各郡骑兵急速追击,匈奴人全都大为恐慌,安国的舅父骨都侯喜为等担心一起被株杀,于是杀了安国,拥立师子为单于。
  西域都护班超征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军队共七万余人讨伐焉耆,大军抵达焉耆城下,引诱焉耆王广、尉黎王泛等到陈睦驻扎过的城邑,斩杀他们,将人头送往京城;班超乘机纵容士兵抄劫掳掠,斩杀五千余人,生擒一万五千人,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班超留驻焉耆半年,安抚他们。于是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全都派送人质归属汉朝。远至西海之滨,四万里外的国家,都经过几重翻译来汉朝进贡。

  《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