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_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_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481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83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12-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2-09-11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章
  • 选文题目: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 作者:刘宗迪 体裁:社会科学类

试题内容: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就作为一种地位崇高、内涵丰富的象征物而存在了。但是,古代文献和文物中的龙,还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②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中“龙”的原形,原本就是天上的龙,即夜空中的苍龙七宿。华夏先民仰观天文,以察时变,根据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运行判断时令。他们将周天环绕赤道旁的星星划分为二十八宿,作为天文坐标。二十八宿又按四方分为四组,每组七宿,称为四象。四象当中,古人尤其关注苍龙七宿,这不仅是因为苍龙群星明亮璀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在上古时期,苍龙七宿的出没运行正好跟一年四时的循环相吻合。
  ③《周易》中对“龙”的阐发,说的就是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初九,潜龙勿用”,冬天的龙星,潜入地面看不见,所以无用。“九二,见龙在田”,春天的龙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了起来。“九五,飞龙在天”,夏天的龙星腾跃彪炳于南方的夜空。此时,龙星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点,故称“飞龙”。“上九,亢龙有悔”,秋天的龙星,开始从最高点掉头向西下降,故称“亢龙”。“用九,群龙无首”,则是秋末冬初的龙星。此时,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开始潜入西北方的地面,故称“无首”。
  ④苍龙群星周行四野,标识四时,昭示着大自然四时轮回的时间节律。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星就成为天道的象征。在古代,只有帝王才有通天的权力,因此,也只有帝王才有观察天象、颁历授朔的权力。于是,龙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龙”从真龙天子的徽章,转变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这一“世俗化”的转变发生于晚清,其背景自然是专制皇权的瓦解,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具体追溯起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在“龙”的地位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国旗是民族国家的象征。清朝把龙绘制在国旗上,表明龙已经从皇家的徽章变成了全民的图腾。由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战舰和商船纷至沓来,为了辨别船只,清朝国旗应运而生。龙旗一旦从天子旗号变为国家旗号,龙的象征也就不再仅仅为皇帝一人所独占,而是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身份的标识。清朝的黄龙旗随着使节、商船、留学生和华侨走出国门,进入西方人的认知和想象。从此之后,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一切都和龙结下不解之缘。
  ⑤随着清朝的崩溃,清朝的黄龙旗也颓然委地。但是,“龙”作为民族标志的意义却在最广大的民众中留存下来。历经此后的风云变革,依然深入人心,产生了莫大的民族凝聚力、认同感。生于不同岁月的中国人一共有十二个生肖,但是,普天下的华夏儿女却有一个共同的“属相”: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选自刘宗迪《拨云见日寻“龙”踪》,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文化中“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因其地位崇高、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龙的原形在近代以前指的是夜空中的苍龙七宿。
  C.作为天道的象征,龙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D.龙在晚清时期变成了全民的图腾,后来成为普天下华夏儿女的共同“属相”。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强调“龙”内涵丰富,但同时也指出“龙”不是民族的图腾。
  B.二、三两段主要介绍苍龙七宿的由来,并引用《周易》的文字予以佐证。
  C.四、五段揭示了龙星从帝王专属演变成民族象征的这一世俗化转变过程。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文章介绍了“龙”文化的演变,批判了将“龙”作为帝王权力象征的观点。
  3.从文章内容看,苍龙群星的运行有怎样的规律?(3分)
  答:

试题答案:

1.【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项的错误属于“强加因果”,详细信息在文中第④段:“‘龙’从真龙天子的徽章,转变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这一‘世俗化’的转变发生于晚清……”。B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②段的开头部分。C项内容见文本第④段的第2~4句话。D项是对文本第④段后半部分和第⑤段中相关内容的概括。
  2.【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C项是对四、五两段所论述内容的分析,是准确的,但“揭示……过程”的搭配有待商榷,也有误导的嫌疑。A项的分析不够严密,“龙不是民族的图腾”前缺少“近代以前”或“在民族国家的概念出现前”这一限制词。B对文中引用《周易》的作用,第三段开头一句话“《周易》中对‘龙’的阐发,说的就是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说得很明确,引用《周易》佐证的是龙星运行规律。D“批判……观点”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
  3.【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苍龙群星周行四野,出没运行与四时循环相吻合。
  【试题分析】文本二、三两段就是在分析苍龙群星的分布和运行规律,第四段的首句就是对上文的总结。善于阅读的考生一下子就能从文中照抄答案。可能有不少考生还不熟悉这种题型,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要强化此类题型的训练。
  【试题难度】本小题平均得分1.64分,难度系数为0.55。
  【试题述评】
  阅读材料的选择很精当,与安徽卷的选文原则一致;两个选择题的命制与2011年安徽高考所考查的重点高度一致,选项的长度适中;因而难度就不是很大。很可能有不少考生对第3题的简答题感到不好做,所写答案可能也不够简洁,可能是考前没有进行应对性训练。2012年的考试说明中就新增加了“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的说明,而且“题型示例”部分变化较大,2011年为8篇例文,2012年为9篇,不仅仅是以新换旧,更新例文,关键是更换了题型,9篇例文就有5篇为简答题,再结合其它(如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的命题看,论述类文本阅读采用简答题(即非选择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现在只是题目数量多少的问题了。相关的应对性训练是必要的。

  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_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