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8.①呱呱坠地
  ②莫名其妙
  19.①原句用“人家”指代刚出生不久的陈地菊,比改句用第三人称“她”更能体现说话人的语气和用意,“人家”一词有调侃戏谑开玩笑之意,用第三人称“她”就变成了平白的叙述。
  ②原句“该……该……该……”的句式构成排比,简洁明快、有声有色地突出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娇弱的特点,改句比较平实,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她“一哭就是一个冬天”,“她爸却要去河头给她洗尿片子”,她妈“要熬猪蹄子汤喝了好下奶”“对这小人儿百般伺候”,可知,本空应是一个叫陈地菊的小娃娃在医院出生。故填写“呱呱坠地”。呱呱坠地:意思是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第二空。上文写“爸妈都认为苦日子总该见阳光了”,下文转折,写陈地菊“生了一场病”“一条腿都肿起来”,并进了医院,本空应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陈地菊出人意料地生病。故填写“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指说不出其中的奥妙,表示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解释不出道理来。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赏析原句与改句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需要首先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然后再具体分析两者在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效果。
  第一处不同,主语由“人家”,改成了“她”,两者虽然都代指刚出生不久的陈地菊,但根据上文“对这小人儿百般伺候”的语境,用“人家”和“小人儿”相互照应,更符合上文的语境,都有调侃的意味,都表示了对陈地菊一出生就哭闹不停的无奈和戏谑。改为“她”,则变成为没有情感的直接叙述。
  第二处不同,由“该哭哭,该吐吐,该拉了就哗地拉它一大泡”,改为“依然又哭又吐又拉”,排比的句式,改成了一个句子,尽管内容一样,但改句没有原文的强调作用,不能更好地突出陈地菊刚出生时整天哭闹、吐奶、拉撒的不让人省心的娇弱状态,原文的“哭哭”“吐吐”“就哗地拉它一大泡”,用词更加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陈地菊不停哭闹、吐奶、拉撒等事情一个接一个出现的画面。改句为单纯的叙述,情感不强烈。
  第三处不同,标点符号“:”改成了“,”,冒号在这里起到进一步解释说明的作用,更能突出陈地菊刚出生时对父母百般照顾却毫不领情的情态。改后的逗号,只是单纯的停顿。
  20.①在智能系统出现之前
  ②机是“主”而人是“从”
  ③而要胜任这些岗位
  21.人类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学会向智能系统提出有效的问题,学会引导和驾驭智能系统,要扮演的是能牵着智能系统“牛鼻子”的角色,而不被智能系统“带节奏”。
  22.D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与下文“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智能系统逐步涌现……”相照应,此处应补写条件状语或时间状语。语段中讲述的是人机关系,“然而”一词表明前后语义相反,因此,对应人机主从关系的时期应该是在智能系统出现之前。据此分析,可填写“在智能系统出现之前”。
  第二空,根据“关系似乎反过来了”可知,上下文构成对比,照应前文“人与机的关系一直是主——从关系”,此处可填写“机是‘主’而人是‘从’”。
  第三空,结合上文语境,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可知,此处关键词应为“职业岗位”或“这些岗位”;再联系下文“就需要”可知,此处应该填写“(而)要胜任这些岗位”。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①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关系,应先“提出有效的问题”,再“引导和驾驭”;
  ②成分残缺,“扮演”缺少宾语,可在“牛鼻子”后加“的角色”。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
  文中的“也就是说”表示解释或补充说明。
  A.表示提示话题开始。
  B.表示判断。
  C.表示建议。
  D.表示解释或补充说明。
  故选D。
  23.例文:
  知行合一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是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因此,人们纷纷感叹:道理我都懂,可为什么就是改不了?这各种原因确实复杂,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举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道理都懂,知道这样做不对,却就是改不了。随后,材料举出了熬夜与锻炼的两个相关例子,并说明了人们因为这种认知与行动的差异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其实,除了材料中举出的两个例子之外,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我们总是经常性地踌躇满志,然后就持续性地混吃等死;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而又暗恼自己的不争气;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常立志,却与立长志无缘。要说大道理我们似乎都懂,可就是难以做到真正地改变。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知”与“行”的问题。那么,考生对于“知易行难”这一现象的思考,就可以从原因剖析、改善建议等角度去展开。如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道理都懂,没办法改变,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受困于思维局限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而不去做去改变。或者,更多的则是我们不愿改变,因为认定了人的被动性和不可塑性,不敢轻易尝试,或者不相信改变有用,从而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一条既定轨道。而从行动的角度来说,则或许是一种追求安全感的表现,有时候我们可能稍微做出了一点改变的尝试,但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正向反馈,而浅尝辄止,止步不前。
  写作时,写作时可以就为什么会这样,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也可以就到底怎样才能改变,探讨促进改变的措施。比如,可以先根据上述分析,探讨造成我们懂得道理却无法做出改变的多层次原因,说明这是出于我们心理的惰性或者畏惧感等因素。然后,则可进一步思考,探讨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困境。比如,针对畏惧感这一点,可以指出我们应该走出安全圈,敢于面对未知。对此可说明人的本能就是会一直追求确定性,希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打包票的,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结果。当明白了这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之后,我们要有意识地走出来,而不是沉溺其中。此外,还可指出我们应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遇到自己不认可、害怕的事情进一步地去了解适应,而不是选择趋利避害,墨守成规,为自己竖起一堵高墙。而针对惰性这一点,可指出我们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学会延迟满足。此外,从行动论角度,可建议我们不要过多关注道理,而要关注行动指南,说明有帮助的并不是大道理,而是如何行动起来,出现问题,不应该总纠结于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而应该着重于如何去解决问题。最后,则可予以总结,说明我们要努力通过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持续地做正确的事,建立起人生的正向循环。当我们思维改变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写作时可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使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立意:
  1.改变的困难,在于实践能力的不足。
  2.听过不算懂,只有化为行动的一部分才算懂。
  3.知行合一,以致千里。
  4.知为行始,行为知成。
  5.惰性和惯性是知化为行的绊脚石。
  6.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