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503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652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6-04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 作者出处:说苑·杂言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五刑|千钟|趋|伐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
  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顷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乎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
  楚昭王召孔子,将使执政,而封以书社七百。子西谓楚王曰:“王之臣用兵有如子路者乎?使诸侯有如宰予者乎?长官五官有如子贡者乎?昔文王处丰,武王处镐,丰镐之间,百乘之地,伐上杀主,立为天子,世皆曰圣王。今以孔子之贤,而有书社七百里之地,而三子佐之,非楚之利也。”王遂止。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是以圣贤罕合谄谀常兴也。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水出于岷山,其始也,大足以滥觞。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渡也。非唯下流众川之多乎?今若衣服甚盛,颜色充盈,天下谁肯加若者哉?”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自如也。孔子曰:“由,记之,吾语若:贲于言者,华也;奋于行者,伐也;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为能之,不能为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夫有何加矣哉?”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选自《说苑·杂言》,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刑,文中指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前期说法不尽相同,后期指笞、杖、徒、流、死。
  B.千钟,千钟的粮食,指优厚的俸禄。钟,可以作为量器,古代六斛四斗为一钟。
  C.“子路趋而出”与“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趋”字含义相同。
  D.“奋于行者,伐也”与“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叔敖、李斯都对自己效命的国家做出了贡献,但有的封爵十世,有的受刑罚,这是各自的追求和走的道路不同造成的。
  B.楚昭王召见并想任用孔子,子西对此持反对意见。理由是孔子本就贤能又有有本事的弟子辅助,这对楚国不利。
  C.源头的水流和下游的水流不同,到了渡口,如果不并船,不避风,是无法渡过的。孔子以此告诫子路,要注意规避风险。
  D.孔子认为,人们说话要合乎要领,行动要合乎准则,孔子不认同那些浮华的、有才智但流露骄矜神色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乎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4分)
  (2)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4分)
  14.想要人人和睦,社会和谐美好,为什么要慎于“择人”?请简要说明。(3分)

试题答案:

10.EKQ【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原文标点)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9是以圣贤罕合,谄谀常兴也]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子路趋而出”与“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两句中的“趋”字含义不同,前者意为“小步快走”,后者意为“趋向”。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孔子以此告诫子路,要注意规避风险”错,应是孔子以此告诫子路,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13.(1)所以一种学说要遇到时机而后才能得到重视,拥有权势而后才能被推行。没有这两人的赐予,我的学说几乎要废弃了。(得分点:“时”“行”“微”各1分,大意1分)
  (2)因此世上有千年的祸乱,而没有百年的安宁。孔子被猜疑,怎不叫人悲痛呀!(得分点:“乱”“治”“见”各1分,大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4.君子处在人们之中则社会得到修治,小人处在人们之中则社会混乱,(1分)应当选择恰当的人,才能避免社会混乱。(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答题区间,本题主要信息在文本最后一段,对其大意加以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贤人君子,通达盛衰的形势,明白成败的缘由,了解治乱的头绪,审察人们的常情,知道去留的时机。孙叔敖在楚国一旦遇合,子孙世袭封爵也有十代。李斯在秦朝积下了很多功劳,最终遭受腰斩。竭尽忠诚,为国君操心,宁愿身处危难也要使国家安定,他们的功劳是同样的。有的能封侯并世袭不断,有的却被赐死或受酷刑,这是因为他们追求理想和达到理想的途径不一样。
  孔子说:“自从季孙赏赐我千钟的粮食后,朋友对我更加亲近。自从南宫顷叔送给我车子让我乘坐后,我的学说便得以加快推行。所以一种学说要遇到时机而后才能得到重视,拥有权势而后才能被推行。没有这两人的赐予,我的学说几乎要废弃了。”
  楚昭王召见孔子,准备让他执政,并且封赏他七百里的土地。子西对楚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打仗好比子路的人吗?出使诸侯有好比宰予的人吗?管理百官有好比子贡的人吗?从前文王建都于丰京,武王建都于镐京,丰京和镐京之间,只有百乘的土地,竟可以讨伐殷商杀死纣王,自立为天子,世人都称为圣王。现在以孔子的贤德,又有七百里的土地,加上那三人辅佐他,这种形势不会对楚国有利。”楚王于是停止了这件事。善恶难以分辨,圣人还受人猜疑,更何况贤人呢?所以圣贤很少能遇到互相和合的人,谄媚阿谀的风气却常常兴盛。因此世上有千年的祸乱,而没有百年的安宁。孔子被猜疑,怎不叫人悲痛呀!
  子路衣着华丽去见孔子,孔子说:“仲由,你衣着这样华丽做什么?从前长江发源于岷山,源头的水流仅能浮起酒杯。到了渡口,不并列船只,不避风势,是渡不过去的。不只是因为下游有众多的河流吗?现在你衣着如此华丽,颜色如此丰富,天下谁还会对你有益处呢?”子路连忙出去,换了衣服再进来,一副很自在的样子。孔子说:“仲由,你记住,我告诉你:修饰言辞,这是浮华;喜欢表现,这是自夸;把才智和能力流露在外,这是小人。所以君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言语的要领。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这是行为的要领。言语的要领就是智,行为的要领就是仁。既有智又有仁,还有什么能增益的呢?”
  仁德的人喜欢使人和睦、融洽相处,不仁的人喜欢离间他人。所以君子处在人们之中则社会得到修治,小人处在人们之中则社会混乱。君子想要使他人相处和睦,譬如水火本不能相容,而鼎在它们之间,水火就不会混乱,就能调和百味。所以君子在人们之中选择人不可不慎重。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