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其它试卷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语文)

全卷浏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语文)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 ”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 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
  19、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___。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答:_____           __________
  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